
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但随着最高人民法院(下称“最高法”)把黄光裕案列为内幕交易犯罪的典型案例,黄光裕又“火”了一把。
5月22日,最高法发布《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内幕交易解释》),同时还发布了两起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犯罪典型案例。黄光裕案因“社会危害大”被排在头名。最高法公布,黄光裕先后两次进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犯罪,成交额共计14.15亿元,账面收益3.09亿余元。其详细操盘路径也被曝光。
首富的大手笔内幕交易
黄光裕是中国现代商业史上一个传奇的名字,他曾于2004年、2005年、2008年三次问鼎“胡润百富榜”,身家超400亿元。尽管如今已身陷囹圄,人们对他还是津津乐道,把他排在“十大铁窗富豪”的首位。
2008年11月23日,黄光裕被北京警方拘查。据媒体当时的报道,黄光裕名下秘密往来的可疑资金约有700亿元,涉嫌操纵股价、洗钱、行贿、空壳上市、偷税、漏税等七种犯罪行为,案情异常复杂,牵扯面甚广。
具体到内幕交易,黄光裕实际操纵的有两次。
时间回溯到2007年,那一年,黄光裕以450亿元身家排名“胡润百富榜”第四位。他旗下的国美电器事业如日中天,与此同时,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关村”,000931.SZ)也开始步入黄光裕时代。
2007年6月27日,中关村与北京鹏泰投资有限公司(为中关村的控股股东,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持有鹏泰投资20%股权,下称“鹏泰投资”)签署了《资产置换协议》,以鹏泰投资持有的中关村建设股权置换中关村持有的启迪公司股权。次日,中关村发布公告称,“中关村建设将成为上市公司(指中关村)重要的收入来源”。
黄光裕,作为中关村董事,以及鹏泰投资实际控制人,参与了此次重大资产置换事项的运作和决策。根据《内幕交易解释》的规定,他显然属于内幕信息知情人员。
但在该资产置换信息公告前,黄光裕决定并指令他人借用龙燕等人的身份证,开立个人股票账户并由其直接控制。2007年4月27日—6月27日,黄光裕累计购入中关村股票976万余股,成交额共计9310万余元,账面收益348万余元。
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2007年5月30日,A股市场经历了“5·30”大跌行情,至今仍给许多投资者留下深刻的记忆。由于当日凌晨印花税由1‰上调为3‰,引发A股市场大跌283点,900多只个股跌停,创下了2007年中国股市暴跌之最,其后数日不少股票仍连续跌停。
从中关村股价走势看,自5月29日开始,中关村从12.85元一路下跌,至7月17日到达一个低点6.77元。黄光裕却不顾行情,逆势买入,其行为今天看来显得十分可疑。
这次,《内幕交易解释》第三条也明确规定,要综合“时间吻合程度”、“交易背离程度”、“利益相关程度”等方面来认定内幕交易。
黄光裕买入中关村的时间点,与《资产置换协议》的发布相吻合,而逆势买入的行为,更是与当时的证券市场基本面明显背离。
两个月后,黄光裕又进行了第二次内幕交易。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