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题主持记者张可
6月11日,崔永元参加以“乡村教师培训公益活动”为主题的微博访谈,访谈开始前,他在微博中写道:“崔永元公益基金第六期乡村教师培训八月培训100名湖南乡村教师。为此,湖南省教育厅回复: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我们非常愤怒,在此正式评价湖南省教育厅: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6月13日,湖南教育厅公开回复:“省教育厅作为政府机构,依照自身的职能职责,不宜代替民间组织直接发文和参与组织。”崔永元则强调,这一说法完全没有道理,他说没从湖南教育厅“三不”的回答里看到任何支持,所以他还是坚持他的态度,“骂对了,就证明该骂,骂错了,就去负荆请罪。”
观点碰撞
我猜,“崔永元公益基金”与湖南教育厅在沟通上是不是不很畅通?比如,教育厅觉得有些被动如果“培训100名湖南乡村教师”的计划是先公布出来,后有的教育厅的回复,那就是崔永元的不对了政府部门主要是管审批的,所以有事应该先请示、汇报,领导们要研究、批复……或许我猜错了,然而行政体制内部的官僚作风、程式化运作模式,相信大家是有切身感受的。
但不管怎么说,面对公益组织的善举,政府部门的“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都不是正常反应,特别是于我国国情来说,任何公益活动都离不开政府支持。以乡村教师来说,不管是所在学校,还是教师本
人,与政府部门的依附关系都很深,也就是说,他们的一切工作活动,特别是离岗请假的问题,都要面对行政管理。那么,政府部门的“不支持”,实际上基本等于反对教育厅都不支持,下面的教育行政部门谁敢支持?行政部门态度暧昧,学校和教师自然要加几分小心了。
教育厅的“三不政策”是涉及权力还是面子,是资金管理还是组织运作不得而知,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是政府部门应该有的性格和脾气。政府部门是公共利益的服务者,一切应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除此都是次要和微不足道的;而面对公共利益不努力、不作为,就不仅仅是“不要脸”了,首先是抛弃了公共利益与政府职守。(马涤明)
对于乡村教师培训这样的公益活动,湖南省教育厅居然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那湖南省教育厅要支持、反对、参与什么活动呢?
对于崔永元公益基金,湖南省教育厅肯定没有反对的理由,纵然反对,也属无效,回复“不反对”尚可理解;而回复“不支持”,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一个“公”展示的“全民意识”,一个“益”体现的是“为民服务”,湖南省教育厅显然不能对“公益”袖手旁观;特别是“不参与”的回复,更是令人浮想联翩,到底是崔永元公益基金有问题?还是湖南省教育厅觉得没有油水可捞,不愿意为教师服务?要知道,培训湖南乡村教师,应
该是湖南省教育厅的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崔永元的“三不”回应,可谓直点湖南省教育厅死穴平时是不是就是这么干事的?
湖南省教育厅是湖南教师的娘家,湖南教师的事情都是湖南省教育厅的事情。崔永元公益基金主动培训湖南乡村教师,这既是为湖南省教育厅排忧解难,又是为湖南教师做好事实事,湖南省教育厅没有任何理由说“不”。说一个“不”,是工作的失职和渎职不努力;说两个“不”,是在其位不谋其政,站着茅厕不拉屎不作为;说三个“不”,是对教师权利的漠视,是对乡村教师的歧视,是对公益活动的抵制不要脸! (毛开云)
崔永元骂的不是官员是官腔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