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最小学校:一名女教师和八个娃的坚守
1 贵州最小学校:一名女教师和八个娃的坚守
羊幂是鲨比2012-06-18 10:53:31 发表
图为8个学生和老师集体合影。
图为蒋老师课堂批改作业。
中新网思南6月13日电 没有厨房,只有一口露天大锅。没厕所,学生和老师就在附近仅有的两户村民家的猪圈里如厕。没有校牌,就用油漆在墙头上写了个校名——山羊桠教学点。这是贵州省铜仁市最小的学校:三间屋,一块黑板,一张破讲桌、四张课桌。还有一名女教师和8个学生娃。
思南县鹦鹉溪镇三羊桠村的200来户村民散落在群山之中,坐落在半山腰的山羊桠教学点,附近就两户村民。从教学点到镇上,得走4个多小时的泥泞山路。
已有11年教龄的蒋兴慧老师今年27岁,一个人在山羊桠坚守了多年。“前两年都还有两个班,我一个人教。2009年曾有一个老师来这里支教了半年。原本有几个老师,50多个学生。后来学生少了,其他老师就去了山下的马河、双龙小学。” 蒋老师说,近两年学生减少得很快,让她多少有点不适应。
根据思南县中小学校布点调整规划,山羊桠小学(教学点)属撤并之列,但几个学生的家长不同意,说去山下的小学,孩子上学就太远了。
“我不能离开这些娃娃……,他们不能再像他们的父母那样不识字呀!”蒋兴慧老师说。
教学点没有宿舍,8个学生中,除了蒋老师6岁的儿子,其他7个都得走读。7岁的小男孩蒋成心,家距三羊桠教学点有8里的山路。他的爸爸在外省打工,家里没什么大事,一年难得回一趟家。尽管镇上有了寄宿制学校,家里的爷爷奶奶担心他独还太小,照顾不了自己,就让他就近在山羊桠上学。小男孩早就习惯了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疾行,从家里只需要走上40多分钟就到学校了。7岁的小女孩蒋湖玲,家算比较近的,离教学点只有5里路。比起到镇上10多公里的路程,她觉得每天走30多分钟上学轻松多了。
尽管学校很小,可每周一早晨的升国旗仪式却从不马虎。学校没有录音机,升旗的时候,蒋老师就带着孩子们唱国歌。
走进教室,黑板上方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格外显眼。上课时间到了,孩子们早就规规矩矩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师的到来。蒋老师说,8个孩子都很活泼,课间有打有闹的,但到了课堂,听得都很认真。
学生的活动场所就在教室前的一小块土坝子上。午休时间,蒋老师就变成了火头军,她要淘米煮饭,切菜炒菜。遇上下雨天,就把“铁筒厨”搬到屋檐下。中午开饭的时候,将老师给每个学生舀一大碗饭,再给每个学生添菜舀汤。“要让孩子能填饱肚子。”蒋老师有时也教孩子们怎样生火做饭,她说,有一次自己病了一个多星期,实在无力给学生们做饭了,想请一个村医上山给她打吊针,结果对方嫌山陡路远不肯出诊。起不了床了,她6岁的儿子和几个7-8岁的小学生便自己做饭吃。
蒋兴慧的宿舍是一间长4米、宽2米的小屋,一台接收远程教育用的电视因信号差派不上用场,她自己花200块钱买个小电视,装口无线天锅,能收到5个台的信号,这是她了解外面世界最有效的渠道。
蒋老师和爱人都是山羊桠人,爱人在镇上跑车。“他对我的工作很支持。”蒋老师说,在山羊桠,如果只需要一个老师,这个人一定是她。“只要这个学校还存在,我就不会走,这么差的条件,其他外地的老师是无法居住下去的。”蒋兴慧老师说。
回复该发言
图为8个学生和老师集体合影。
图为蒋老师课堂批改作业。
中新网思南6月13日电 没有厨房,只有一口露天大锅。没厕所,学生和老师就在附近仅有的两户村民家的猪圈里如厕。没有校牌,就用油漆在墙头上写了个校名——山羊桠教学点。这是贵州省铜仁市最小的学校:三间屋,一块黑板,一张破讲桌、四张课桌。还有一名女教师和8个学生娃。
思南县鹦鹉溪镇三羊桠村的200来户村民散落在群山之中,坐落在半山腰的山羊桠教学点,附近就两户村民。从教学点到镇上,得走4个多小时的泥泞山路。
已有11年教龄的蒋兴慧老师今年27岁,一个人在山羊桠坚守了多年。“前两年都还有两个班,我一个人教。2009年曾有一个老师来这里支教了半年。原本有几个老师,50多个学生。后来学生少了,其他老师就去了山下的马河、双龙小学。” 蒋老师说,近两年学生减少得很快,让她多少有点不适应。
根据思南县中小学校布点调整规划,山羊桠小学(教学点)属撤并之列,但几个学生的家长不同意,说去山下的小学,孩子上学就太远了。
“我不能离开这些娃娃……,他们不能再像他们的父母那样不识字呀!”蒋兴慧老师说。
教学点没有宿舍,8个学生中,除了蒋老师6岁的儿子,其他7个都得走读。7岁的小男孩蒋成心,家距三羊桠教学点有8里的山路。他的爸爸在外省打工,家里没什么大事,一年难得回一趟家。尽管镇上有了寄宿制学校,家里的爷爷奶奶担心他独还太小,照顾不了自己,就让他就近在山羊桠上学。小男孩早就习惯了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疾行,从家里只需要走上40多分钟就到学校了。7岁的小女孩蒋湖玲,家算比较近的,离教学点只有5里路。比起到镇上10多公里的路程,她觉得每天走30多分钟上学轻松多了。
尽管学校很小,可每周一早晨的升国旗仪式却从不马虎。学校没有录音机,升旗的时候,蒋老师就带着孩子们唱国歌。
走进教室,黑板上方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格外显眼。上课时间到了,孩子们早就规规矩矩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师的到来。蒋老师说,8个孩子都很活泼,课间有打有闹的,但到了课堂,听得都很认真。
学生的活动场所就在教室前的一小块土坝子上。午休时间,蒋老师就变成了火头军,她要淘米煮饭,切菜炒菜。遇上下雨天,就把“铁筒厨”搬到屋檐下。中午开饭的时候,将老师给每个学生舀一大碗饭,再给每个学生添菜舀汤。“要让孩子能填饱肚子。”蒋老师有时也教孩子们怎样生火做饭,她说,有一次自己病了一个多星期,实在无力给学生们做饭了,想请一个村医上山给她打吊针,结果对方嫌山陡路远不肯出诊。起不了床了,她6岁的儿子和几个7-8岁的小学生便自己做饭吃。
蒋兴慧的宿舍是一间长4米、宽2米的小屋,一台接收远程教育用的电视因信号差派不上用场,她自己花200块钱买个小电视,装口无线天锅,能收到5个台的信号,这是她了解外面世界最有效的渠道。
蒋老师和爱人都是山羊桠人,爱人在镇上跑车。“他对我的工作很支持。”蒋老师说,在山羊桠,如果只需要一个老师,这个人一定是她。“只要这个学校还存在,我就不会走,这么差的条件,其他外地的老师是无法居住下去的。”蒋兴慧老师说。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