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卫平在2010年投资者恳谈会上

宋卫平在6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
今天绿城正式宣布九龙仓入股绿城,持有绿城24.6%的股份,成为仅次于宋卫平的绿城第二大股东,本次交易牵涉资金总额约50.9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1.8亿元),同时,九龙仓副主席吴天海被提议担任绿城非执行董事。宋卫平表示,绿城高负债发展时期正式宣告结束。但今天的代价显然在弥补过去的错误。
绿城牵手九龙仓
6月8日下午,绿城中国召开发布会,同时在上市公告中公布上述消息。根据双方协议,牵涉资金约50.98亿港元,其中,认购协议约17.05亿港元,投资协议约33.93亿港元。九龙仓将会分两批认购绿城股份。
“我承认,之前我们做的不够稳健。对于调控,我们愿意找到非常优秀的合作伙伴,用结盟的方式相互支持。”绿城当家人宋卫平说,绿城高负债发展时期正是宣告结束,稳健发展时期会到来。
根据双方协议,在第一批股份认购完成后,倘股份投资者持有绿城不时已发行股本最少16.7%,绿城将会成立投资委员会,在此期间,若绿城资产负债率为100%以上,则绿城及附属公司的任何土地收购和投资行为,都需要投资委员会书面同意。
资料显示,绿城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签约销售额为67亿元,占全年销售目标的17%。2011年实现收入219.6亿元,同比增长96.8%;净利润达历史新高41.18亿元,同比增长114.9%。但截至2011年年底,公司净负债比率仍高达148.7%。
降价,卖项目,找金主
调控之后,绿城一直站在风口浪尖,成为受影响的负面典型之一,而倍受关注。宋卫平曾言“接下来首先要努力把房子卖出去;如果没效,第二就是看看能不能腾挪掉几个项目;如果这两个手段都不奏效,那就直接把价格降到底。卖完所有的房子,以后就不再做房地产了。”
上述话语,被业内人士概括为“降价,卖项目,找金主”是绿城应对目前危局的“三步走”战略调整。
今年1月5日,绿城中国在一天内发布了四个公告,将无锡项目、杭州绿城兰园、新华造纸厂项目以及上海东海广场二期分别转让。将给绿城带来接近3亿元的股权转让收入,加上此前已经转让的外滩证大地王项目,总金额达到13亿元左右。
4月17日、30日、6月8日,绿城又三次发布公告,向SOHO中国出售了子公司上海绿城广场置业及该公司旗下项目,占有70%股权的绿城,出售中拿到了约16.16亿元。
于此同时,绿城也在不断“找金主”。今年早些时候,绿城与中投合资成立中投发展,绿城占30%的股份,中投占70%,并拿到几个城市改造项目。宋卫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说,“有必要的话,我们也可以在公司的股权结构里面做一些大的调整。”中投入股绿城的传闻也因此而起。
今年3月份,有消息称,浙江省政府在去年年底召开了“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座谈会”,开始出手救市。据其称,政府出面对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打了招呼”,对于和绿城合作的国资企业贷款,予以展期和支持。不过未有迹象显示绿城受益明显。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