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音像销售柜台成“摆设” 明星专辑再难火爆
1 书店音像销售柜台成“摆设” 明星专辑再难火爆
xixi16012012-06-18 11:09:36 发表
由于不景气,音像制品专柜在各大书店都形同“摆设”。
青年报6月11日报道 “我们已经成为中老年书店了!”上海音乐书店的朱先生昨天对本报记者如是说。如果实体书店是“濒危”,那么实体书店的音像制品专柜恐怕便是“濒危中的濒危”。由于已经失去了青年消费者,并且正在失去中老年消费者,书店内的音像销售很有可能成为最先被压缩的地方。本报记者日前对危机中的书店音像销售展开独家调查。
音像困境:
青年人不来了,老年人在减少
记者昨天上午赶到上海书城福州路店6楼音像专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卖得最好的是养生类VCD,比如《杨式太极拳》之类。书城音像专区的“月度销售榜”中,记者看到,上榜的几乎是清一色民歌CD,比如《民歌精粹》之类。当然,即便销售较好的音像制品,一个月的销售量也就几十张。
青年人不来了,这是上海音乐书店的朱先生近年最明显的感受。朱先生是从西藏中路原上海音乐书店总店调过来的老“上音人”,他告诉记者,十几年前,来音乐书店买磁带的都是青年人,“还记得当时刘德华的一盘磁带,上海音乐书店的销量曾突破过千盒大关。”现在,尽管“流行男歌手”和“流行女歌手”专柜依然被安排在最显眼的位置,但是朱先生坦言,这些明星专辑有时一天也卖不掉一张。
在此境况下,上海很多书店的音像专柜便开始向中老年读者倾斜。记者注意到,除了养生VCD和民歌CD占据主流外,有的“流行歌手CD”专柜里摆放的也多是费玉清、姜育恒、罗大佑和蔡琴等老一辈歌手的专辑,新歌手的新专辑很少能看到。
在探访中,记者看到很多音像专柜里竟然还能找到如张信哲的《信仰》,张学友的《天下第一流》等十几年前的专辑。尽管百般迎合中老年读者,但最近这批读者群也开始减少。
习惯改变:
“如果不是采访,你也不会来”
为什么中老年读者也在减少?朱先生告诉记者,一些中老年读者的孩子开始帮他们在网上购买音像制品。“现在还坚持来逛音乐书店的,都是几十年的老顾客了,一旦失去他们,我们只能关门了。”
朱先生见证了书店音像销售从鼎盛到式微的全过程。在他看来,过去磁带卖得火爆,主要是音像制品销售渠道少,现在不同了,哪里都可以买到音像制品,尤其是网上。
记者注意到,上海书城林俊杰(微博)最新专辑《学不会》标价63元,而当当网上只要35.4元,打5.9折。由于音像制品成本更低,专辑线上线下的差价远高于图书。正因为销售渠道多元化,再加上网络折扣凶猛,读者纷纷改变了过去“买音像制品到书店”的习惯。在网络免费资源泛滥之下,很多人认为花钱去买音像制品很“落伍”。
总的来说,书店主要面对网络书店一个竞争对手,那么,书店内的音像制品要面对网店和网络盗版的两个对手,所受的打击是致命的。
忍痛割爱:
书店将首先对“鸡肋”开刀
由于不景气,音像制品专柜在各大书店都形同“摆设”。上海博库书城宜山店2005年开业当年,音像制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15%。但现在已不到总销售额的10%。
原来音像制品专柜占据了博库二楼整整一个层面,达2500平方米,占据书店四分之一面积。但是考虑到投入和产出实在不成正比,博库最近在考虑建3D影院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对音像制品专柜“动刀”。记者了解到,博库音像制品销售面积已被压缩到700平方米,品种也随之由最初的5万种,锐减至2万种。
回复该发言
由于不景气,音像制品专柜在各大书店都形同“摆设”。
青年报6月11日报道 “我们已经成为中老年书店了!”上海音乐书店的朱先生昨天对本报记者如是说。如果实体书店是“濒危”,那么实体书店的音像制品专柜恐怕便是“濒危中的濒危”。由于已经失去了青年消费者,并且正在失去中老年消费者,书店内的音像销售很有可能成为最先被压缩的地方。本报记者日前对危机中的书店音像销售展开独家调查。
音像困境:
青年人不来了,老年人在减少
记者昨天上午赶到上海书城福州路店6楼音像专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卖得最好的是养生类VCD,比如《杨式太极拳》之类。书城音像专区的“月度销售榜”中,记者看到,上榜的几乎是清一色民歌CD,比如《民歌精粹》之类。当然,即便销售较好的音像制品,一个月的销售量也就几十张。
青年人不来了,这是上海音乐书店的朱先生近年最明显的感受。朱先生是从西藏中路原上海音乐书店总店调过来的老“上音人”,他告诉记者,十几年前,来音乐书店买磁带的都是青年人,“还记得当时刘德华的一盘磁带,上海音乐书店的销量曾突破过千盒大关。”现在,尽管“流行男歌手”和“流行女歌手”专柜依然被安排在最显眼的位置,但是朱先生坦言,这些明星专辑有时一天也卖不掉一张。
在此境况下,上海很多书店的音像专柜便开始向中老年读者倾斜。记者注意到,除了养生VCD和民歌CD占据主流外,有的“流行歌手CD”专柜里摆放的也多是费玉清、姜育恒、罗大佑和蔡琴等老一辈歌手的专辑,新歌手的新专辑很少能看到。
在探访中,记者看到很多音像专柜里竟然还能找到如张信哲的《信仰》,张学友的《天下第一流》等十几年前的专辑。尽管百般迎合中老年读者,但最近这批读者群也开始减少。
习惯改变:
“如果不是采访,你也不会来”
为什么中老年读者也在减少?朱先生告诉记者,一些中老年读者的孩子开始帮他们在网上购买音像制品。“现在还坚持来逛音乐书店的,都是几十年的老顾客了,一旦失去他们,我们只能关门了。”
朱先生见证了书店音像销售从鼎盛到式微的全过程。在他看来,过去磁带卖得火爆,主要是音像制品销售渠道少,现在不同了,哪里都可以买到音像制品,尤其是网上。
记者注意到,上海书城林俊杰(微博)最新专辑《学不会》标价63元,而当当网上只要35.4元,打5.9折。由于音像制品成本更低,专辑线上线下的差价远高于图书。正因为销售渠道多元化,再加上网络折扣凶猛,读者纷纷改变了过去“买音像制品到书店”的习惯。在网络免费资源泛滥之下,很多人认为花钱去买音像制品很“落伍”。
总的来说,书店主要面对网络书店一个竞争对手,那么,书店内的音像制品要面对网店和网络盗版的两个对手,所受的打击是致命的。
忍痛割爱:
书店将首先对“鸡肋”开刀
由于不景气,音像制品专柜在各大书店都形同“摆设”。上海博库书城宜山店2005年开业当年,音像制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15%。但现在已不到总销售额的10%。
原来音像制品专柜占据了博库二楼整整一个层面,达2500平方米,占据书店四分之一面积。但是考虑到投入和产出实在不成正比,博库最近在考虑建3D影院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对音像制品专柜“动刀”。记者了解到,博库音像制品销售面积已被压缩到700平方米,品种也随之由最初的5万种,锐减至2万种。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书店音像销售柜台成“摆设” 明星专辑再难火爆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