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江
大众网讯 14日,深圳南山区南头片区上百名家长涌进南山区教育局,要求自己的孩子能有学位上学。一名家长还带着孩子跪在该局信访办公室门口1小时。对此,南山区教育局针对这部分业主,接受复议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学位就购买学位,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新华网6月17日)
对于“跪求”这一网络热词,公众自然不会陌生。网友们创造出的这一词汇,不仅形象的表达出了需求之切,也展现出对提供帮助者不吝感激之意。不过,当“跪求”走出虚拟的网络,在现实中真实上演时,这样的身体力行,却也不免令人唏嘘,尤其是当“跪求”的对象竟然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事实上,且不受“男儿膝下有黄金”,即便不是男儿,又何尝没有起码的做人尊严呢?“跪求”二字,仅仅是嘴上说说,固然无伤大雅,但当一个人真的为了获得什么东西而双膝跪地,无论是出于怎样的境地,恐怕都是对人之尊严的伤害,从这个角度来看,家长带着孩子“跪求”上学的学位,尽管初衷是为了孩子的受教育权益,其苦心孤诣也完全可以理解,但这一跪,究竟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又会否伤及孩子们尚未健全的人格?并造成难以修复的创伤?却也不免令人担忧。孩子的学位,是否可以拉着孩子一起“跪求”,这事儿的确值得商榷。
不过,尽管拉着孩子“跪求”学位,多少有些不妥。但是,对于当事家长和孩子来说,假如不是出于无奈,恐怕也不至于出此下策。事实上,“还是深户,居然也没有公办学位”,如此境遇,甚至让其他向教育局讨说法的家长也大为惊异。既然连“深户”尚且学位不保,对于那些“非深户”而言,学位岂不更是一种奢求?
而按照深圳的相关规定,满足条件的“非深户”同样可以申请公办学位,而为了这一席公办学位,够得上条件的家庭可以说为此而使出浑身解数。然而,正是这一公办学位向非户籍人口的有限开放,反而召来了“不公”的质疑。情况相仿的家庭,有的申请成功,有的却被拒之门外,而社会上“1.5万元一个学位”的传言,以及教育部门有关民办学校入学减免学费的承诺却被证实为“口惠而实不至”,更是加深了公众对于公办学位分配机制的不信任感。对于那些明明具备获得学位资格,却被排斥在学位资格之外,而又缺乏可运作的社会资源的家庭而言,直接涌进教育局讨学位,甚至带着孩子“跪求”学位,的确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而对于这部分家庭的诉求,教育部门保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而且承诺“没有学位就购买学位”,“跪求”看来还真是管用。
然而,“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不仅本该是教育部门的基本承诺,适龄孩子的“学位”,更是义务教育规定的法定权利,这一权利根本不应有其他包括户籍在内的条件限制。而任何公共权利的获得,其实根本不应由本该享有这一权利的公众去“跪求”,相反,没能保障公共权利,兑现公共服务承诺的部门,倒是更应道歉并被追责。
一言以蔽之,义务教育的“学位”,竟然需要“跪求”才有望获得施舍,与其说这是一种幸运,毋宁说更是一种悲哀。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