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高考的其他话题……

返回高考……


我收藏的爽吧……


北京高考状元专访:人大附中连续九年出状元

1 北京高考状元专访:人大附中连续九年出状元
jayz04152012-07-11 20:22:43 发表
本文为网易高考频道原创!


导读:6月23日,北京高考(微博)成绩放榜,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李泽同学、韩牧岑同学分别摘得北京市2012年高考理科、文科状元。网易教育第一时间邀请人大附中教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沈献章老师携高三年级一线教师和两位新科状元做客网易教育,谈谈他们在高三中共同经历的故事。
嘉宾介绍:


访谈重点:
第一部分连续九年出状元:重视素质教育的结果
实际上是咱们人大附中多年坚持素质教育的结果,我们高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想今天韩牧岑也好,李泽也好,仅仅是人大附中这些学生的代表。
第二部分学校教育:教师传授全部经验 学生少走弯路
老师对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认认真真地积极备课,然后才在课堂上教学,学生得到的东西应该说都是精品,是经过群体老师的集体智慧形成的结晶,避免了走弯路,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第三部分学生报考:尊重学生的选择
我们学校每年除了考一百多个北大和清华的之外,还有二三十,三四十个同学考上了香港的名校,今年有70多个学生考上了美国的名校,这些事情,我们都是尊重他们的选择。
第四部分对学生祝福:发挥特长 全面发展 做出贡献
我祝愿我们的同学今后不管是在大学里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都能够发扬人大附中的光荣传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为我们祖国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详细访谈实录请查看下一页:
第一部分连续九年出状元:重视素质教育的结果
实际上是咱们人大附中多年坚持素质教育的结果,我们高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想今天韩牧岑也好,李泽也好,仅仅是人大附中这些学生的代表。
网易教育: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对于今年的北京考生来讲今天是一个重要日子,高考(微博)出分了,咱们刚才已经参访了今年高考的状元,现在来到访谈室的就是状元的老师们,相信今年很多学校都非常羡慕来到现场的学校,可以说是羡慕嫉妒恨了,首先请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
沈献章:网友们,我是中国人大附中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沈献章。
刘立凡:网友们,我好高三1班班主任,也是地理老师刘立凡。
网易教育:也是文科状元的老师。
汤步斌:各位网易网友大家好,我是人大附中数学特级教师汤步斌,就是14班的班主任老师,谢谢。
网易教育:也是今年理科状元的老师,今天三位来到现场,我们真是非常感激,刚才说到了其它学校对咱们学校的羡慕嫉妒恨,怎么说呢,连续九年出了十个状元,其他学校想都不敢想了,首先请沈老师说一下九年十个状元。
沈献章:好,我们学校从2004年开始就出了文科状元费凡,2005年出了理科状元陈秀野,2006年出了文科榜眼,2007年出了理科状元林茜,2008年出了文科状元胡梦萦,2009年出了理科状元宁少阳,2010年出了理科状元李泰伯,2011年出了理科状元梁思齐,文科状元伊思昭,还有今年的理科状元李泽和文科状元韩牧岑。
网易教育:去年咱们也采访了文理状元,还有榜眼,今年状元又诞生在人大附中,有没有想到过这个情况呢?
沈献章:今年我们不刻意追求状元,让学生在学校受到良好教育、打好基础、学有特长,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人大附中充分显示出来,让它成为自然而然的现象,不以有状元而喜,也不以无状元而忧。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北京高考状元专访:人大附中连续九年出状元
jayz04152012-07-11 20:22:43 发表
网易教育:刘老师之前有没有想过文科状元会诞生在自己班里呢?
刘立凡:我们牧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学习方面一直是领先的,不光在我们学校,在海淀区她也一直领先。所以应该说她是在意料之中,但正像沈校长说的,我们不刻意追求,我们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网易教育:汤老师呢?
汤步斌:咱们班像李泽这样的同学,有一批这样的人。
网易教育:其实不止他一个?
汤步斌:当然了,李泽今年表现出来了,但这实际上是咱们人大附中多年坚持素质教育的结果,我们高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想今天韩牧岑也好,李泽也好,仅仅是人大附中这些学生的代表。
第二部分学校教育:教师传授全部经验 学生少走弯路
老师对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认认真真地积极备课,然后才在课堂上教学,学生得到的东西应该说都是精品,是经过群体老师的集体智慧形成的结晶,避免了走弯路,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网易教育:刚才采访他们俩,他们都这么说,在高三这一年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听老师的话,我觉得这也是在给咱们人大附中的老师们一个交代,就是因为听了你们的话,所以最后考出了好成绩,你们听到孩子们这么说,心里是什么想法呢?平时是怎么践行对孩子们的教育的?
沈献章:我来说一点吧,我们人大附中的老师们工作都非常敬业,非常负责,认真,踏实,把工作做得很细致,可以说是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精耕细作,但也不是加重学生的负担,我们在工作中强调的是团队精神,既发挥老师个人的聪明才智,又发挥集体的力量,学生从一个老师身上得到了群体的智慧,所以我们人大附中,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还是成绩一般的同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听老师的话,跟老师走。
老师对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认认真真地积极备课,然后才在课堂上教学,学生得到的东西应该说都是精品,是经过群体老师的集体智慧形成的结晶,避免了走弯路,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学生不需要做大量试题,每天都是汗水加时间,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我们人大附中的学生生活得很宽松、愉快,尤其是高一高二,我们的孩子们的活动特别多。
网易教育:我知道有160多个社团。
沈献章:对,160多个社团,150多门选修课,学生除了课堂生活之外,校园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前不久高二年级在一个星期里又是青年集体舞比赛,又是研究集体(音),又是青年艺术节,还有电影节,活动特别多,他们学也能学好,玩也能玩好,感觉在人大附中里老师指导的很好,只要他们听老师的话,跟着老师走,按老师的要求办事就行了。
网易教育:老师的经验完全传授给他们。
沈献章:对。
网易教育:刘老师,您是文科的班主任,因为文科性质是比较活泼的,思维也比较跳跃,你怎么看待学生们平时的学习跟课余生活的结合呢?您是怎么教导他们的呢?
刘立凡:我觉得就像沈校长说的那样,我们平时要学习,就静下心来认真地学,因为学习文科需要学生有比较深厚的知识积淀,同时还要求他思维的深度要比较深一些,广一些,他没有静心学习的氛围,对他整个文科的学习和发展应该是不太有利的。同时正像您所说的,文科学生本身也需要一种活跃的、跳跃性思维,所以在课余时候我们会想方设法地给他们创造一些条件,组织一些活动,使他们能够更多参与其中,尤其是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我们有时候搞一些专题性讨论,在课堂上,或者是利用班会时间,都是为了拓展他们的视野。
网易教育:老师也会鼓励他们参与一些对于社会事物的讨论?
刘立凡:对。
网易教育:汤老师,我在看网友讨论的时候,有人称您为“汤爸爸”。
汤步斌:那可能是1996年毕业的学生。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北京高考状元专访:人大附中连续九年出状元
jayz04152012-07-11 20:22:43 发表
网易教育:您在平时不单单充当班主任的角色,还充当家长的角色?
汤步斌:我觉得这是学生对我的信任吧,我记得这些年我和我的团队,像2007年的林倩,2009年的卫少阳(音),2010年的李泰伯(音),还有2011年的梁思齐(音)和今年的李泽,这都是我们团队团结协作的结果,我个人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想,我们的老师非常齐心也非常团结,愿意付出,因为这些孩子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升,我们也感到很骄傲。
作为老师,作为我个人来讲,首先,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第二,也是学生心理的开导、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引领者,因为高三毕业时一般都是十七八岁,这时是发展最关键的时候,所以老师的心理工作,各个方面都要对学生非常关心,我想可能这使同学们非常信任,谢谢。
第三部分学生报考:尊重学生的选择
我们学校每年除了考一百多个北大和清华的之外,还有二三十,三四十个同学考上了香港的名校,今年有70多个学生考上了美国的名校,这些事情,我们都是尊重他们的选择。
网易教育:今年有一个大家讨论比较多的话题,今年的状元都没有报港校,好象在近年的趋势里这算是一个特殊的例子,老师能不能说说,你们觉得他们的选择正确吗?还是稍有遗憾?沈校长先说一下。
沈献章:港校也好、中国内地大学也好,包括国外大学也好,作为学校和老师来讲,完全是顺应学生的意愿,不强加任何学校的意识,我们学校的校训就是尊重个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这个校训实际上是渗透到我们学校的工作、生活、老师、学生中方方面面的,包括在填志愿方面也是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意愿。
我觉得这两个同学没有选港大,是因为他们是我们今年校长推荐计划里的两个孩子,李泽同学是我们校长推荐到清华大学的领军人物之一,韩牧岑同学是我们校长推荐给北京大学的实名推荐对象,他们也很喜欢、热爱这两所大学,先前接受了校长的推荐,因此他们在北大和清华的学习专业、学习方向上也有选择,像是李泽同学就选了清华大学的经管学院,韩牧岑同学学了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原培班。我觉得,不管学生选择什么学校、什么志愿,我们都是支持的,只要他们觉得好我们就认为好。
另外再说一点,我们学校每年除了考一百多个北大和清华的之外,还有二三十,三四十个同学考上了香港的名校,今年有70多个学生考上了美国的名校,这些事情,我们都是尊重他们的选择。
网易教育:其实在刚才采访的过程中他们也讲了,对清华和北大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刘老师是怎么看这个现象的?
刘立凡:我同意沈校的观点,我们就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我想,学生的选择有他自己的思考在里面,这是跟他们家长有了深入沟通以后的结果,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综合素质很强的学生,使他能够适应大学的学习,适应今后社会发展对他的要求。
网易教育:牧岑自己也说,觉得北大非常适合她,您作为班主任来看,您觉得北大是不是她最正确的选择?
刘立凡:我想应该是的。
网易教育:汤老师呢?
汤步斌:孩子们喜欢的我认为就应该是最好的,学校一切的培养理念就是有利于孩子们的发展,既然孩子们选择了这个,我认为就是最好的。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