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个位数的增速尽管弱于往年,仍然较一季度有小幅回升。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今年以来,对欧盟、日本出口增长接近停滞,与美国的外贸摩擦频繁,外部贸易环境依然严峻。业内专家提醒,在困境下外贸企业应该加快转型,而不应该坐等市场转暖,否则将错失转型的机遇。
外贸增速稳步回升但企业困境未解
“六七月份是订单旺季,以前外商会经常打电话来催订单,今年这边冷清了很多。”广东骅威玩具工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卓才告诉记者,“去年还有民工短缺,今年人手也宽裕了。”
骅威面临的困难,是大量外贸企业处境的缩影。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告别两位数时代。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
传统发达市场的不景气,是外贸增速较缓的重要外因。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对欧盟进出口2678.2亿美元,微增0.7%;对日本进出口1620亿美元,下降0.2%。对欧盟、日本传统市场贸易增速几乎停滞。对美国外贸情况略好,上半年进出口2311.2亿美元,增长11.9%。
尽管仍处于正增长,但对于习惯高速增长的企业来说,温和的增长依然难以忍受:快速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和地租,日益激烈的新兴市场国家竞争,都在挤压生存空间,只有跑得快,才能缓解压力。
面对糟糕的市场环境,东莞欧通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守玉差点在六月底将厂房关闭。“上半年接到订单15万件,但只交货了3万件,因为外商销不出去,只能把12万件积压在库房。”韩守玉说。
另一方面,欧通针织有限公司今年工人工资仍然上涨了15%,地租翻了一倍。韩守玉不得不将工人规模从120人缩减为80人。唯一让他欣慰的是,丝光棉、双曲棉等原料的价格有所回落。
苦熬还是转型 外贸企业举棋不定
告别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外贸企业面临两难的选择:是坚持原有的经营策略硬着头皮熬下去,还是伺机转型,找到另一片发展蓝天。
青岛福生食品有限公司选择了后者。公司总经理钟玉华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对欧盟市场的销量大跌66%,每加工一吨鳕鱼要赔150美元。外商纷纷反映消费者购买意愿低迷。从近两年的市场走势来看,欧美市场的不景气可能不是短期现象,而是长期趋势。于是,福生开始调整以冷冻水产品和蔬菜为主的产品结构,投入巨资研发从鱼皮提炼胶原蛋白、以鱼骨制成钙制品,走高端市场路线。
与福生的资金实力雄厚相比,欧通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守玉要更精打细算一些。他算了一笔账:如果购进全自动电脑织机代替目前的半自动织机来节省人力成本,每年节省支出上百万元。但当前订单数量根本满足不了全自动电脑织机的大胃口,产能严重闲置,反而不划算。
在自身和市场因素的制约下,外贸企业在苦熬与转型之间摇摆。即使是青岛福生食品有限公司,也在苦恼于高端市场渠道受阻,难以打开,显得信心不足。
海关统计显示,总体而言,我国的外贸结构在不断改善。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53%,较去年同期提升了0.4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比35%,比重减少1.2个百分点。同时,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0.5%,高出同期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2.8个百分点。
加快转型机不可失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