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卷老师在判法国高中会考作文试卷
,上周,我们刊登了《看看最近三年法国高考(微博)作文题》,引起读者广泛的兴趣。为此,我们约请曾长期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学者刘植荣先生,谈谈自己对国内外作文的一些亲身感受
作文是学习语言和检验语言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而语言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和所有学科的基础。为此,不管家长还是教育部门,都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每年高考结束,高考作文总是被热议的一个话题。
过去几年,每年高考结束后,我都要写篇高考作文,体验考生的艰辛,感受作文的难易程度。每年公布的高考满分作文,读起确实给人一种美感,但细细推敲,在华丽词藻间似乎看不到考生自己提出的鲜明的观点,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看了法国的“高考”作文题目,国内读者不禁惊叹中国语文教学与法国的差距。
作文题目是各国教育制度的外在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出什么样的作文题目。故此,本文侧重谈谈外国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作文题目,外国与中国的语文教学有哪些不同,中国语文教学应如何改革等问题。
1
法国作文看重学生的观点
首先要澄清一个事实,媒体报道的“法国高考作文”,其实那并非是人家的高考作文,因为他们就没有高考制度!
法国教育是“直通车式”教育,从小学到大学自动升学,一路免费,小学、初中阶段连教材、文具都由政府免费提供。高中生毕业时要参加全国会考,成绩合格者获得业士(简称“Bac”)文凭,相当于中国的高中毕业证。获得业士文凭的高中毕业生可到一所大学注册学籍,继续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中国媒体报道的“法国高考作文题目”其实就是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的作文题目。
法国2012年高中会考作文的主题是 “国家”、“真理”、“劳动”和“欲望”。
文科作文题目是(在三个题目里选一个,下同):
人在劳动时有何收获?
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
阐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中的一段。
理科作文题目是:
没有国家我们会更自由吗?
我们有权寻求真理吗?
阐述卢梭《爱弥尔》中的一段。
经济社会学科作文题目是:
劳动,仅仅因为它是有用的吗?
有天生的欲望吗?
阐述柏克莱《论消极服从》中的一段。
关于法国的作文题目,中国学生是绝对作不来的。例如经济社会学科第一道题目:劳动,仅仅因为它是有用的吗?
其实,这个题目中国人很难理解,因为这是个哲学问题。这道题是为了考查学生对哲学家对“劳动”的论述的评价,劳动不但是对人有益的,例如,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养活自己及家人,可以通过劳动融入社会集体等,它同时也是一种“存在”,这讨论起来就深奥了。本题目重点是考查学生对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劳动价值的论述。
说明一下,法国高中会考作文时间是4个小时,学生有足够是时间思考发挥。
我在法国,见他们很多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法国院校对马克思理论的重视程度,肯定要强于国内院校。在我们国内,真正读过《资本论》的人恐怕不多。
法国的这些作文题目都是开放型的,给考生发挥的空间。但也确实有难度,必须阅读大量哲学原著,才能理解题目,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我也与一些大学教授和报社编辑讨论过法国高中会考作文,普遍认为,他们的作文题目涉及的领域宽泛,尤其是哲学和政治学题材的作文,恐怕国内的博士生作起来都困难。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