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行必须意义深远,于杨幂而言,是人家“第一次在国外拍摄广告”的心跳处女秀;而对于英纳格来说,在继影帝张涵予之后,1986年生人、一年能出15部左右的影视剧、一天能赶8个通告的“女超人”杨幂为其代言,不仅正好砸中“青春时尚”这俩关键词,而且人气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啊——据可靠传闻,那部她主演的《孤岛惊魂》能拿下9000万元票房,可不就包含了“蜜蜂们”来回包场、勇创票房的真爱表达!

戴上一块瑞士名表需要多少年?
正式成为英纳格手表的代言人,杨幂的粉丝先飙泪不止,“我家小幂终于国际化了!”“瑞士名表有木有!大牌子哎!”——让你们再在微博上编排人家“58同城”的段子,现如今手腕儿一甩,150年的Swiss Made,你还伤得起吗?
听完这句,杨幂笑得清脆,“别介,有段子说明有人关注你,没被忽略才是演员的福气,有人疼哪。”多明白的一人儿!难怪如今剧本广告接到手软,26岁已能Hold住名表气场。而此时再回望来时漫漫成名路,那些年打过的怪兽通过的关,似乎也都成了美好时光。
4岁在《唐明皇》里演咸宜公主,5岁就给《武状元苏乞儿》里的周星驰当女儿,6岁还跟六小龄童合作主演过《猴娃》……可惜这路数并没造就出中国的秀兰·邓波儿,直到16岁时演了《神雕侠侣》里的“小东邪”郭襄,演艺之路才初现曙光。
而曙光之后,照样要面对人生的无常与彪悍。有时是点儿背,“曾经角色定了我,参加好几个月训练,头笔款都打到公司账户了,结果开机前却被换成制片人的女友”;有时是技术欠佳,“哭不出来,女导演边打耳光边用话激;或者哭着哭着,导演喊卡,说,我不是要看你哭,我要的是观众哭”;还有一段长长的时间被迫演“等待的戈多”,“不是在坐等好的机会,而是真的没有人给你机会,喜欢的角色和戏总是错过,哪怕是只有几句话的小角色,人家都不找你演。”
那些年“冷板凳”留下的心灵创伤,需要被《仙剑3》《宫》捧红后的炙手可热来疗愈:仅以2011年为例,她参演了15部影视剧、13支广告,最忙时一天要赶8个通告……“当你曾经被很多机会视而不见、只能内伤之后,重新看见机会蜂拥而来,你就会特别珍惜它们。”不似如今许多一线女星已经忌讳别人说自己“拼命三娘”,杨幂仍视“劳模”为光荣称号,“我还年轻,累得起,也不怕犯错,最怕的是,人家连错的机会也不给你。”
于是我们看见铺天盖地的杨幂,也听着说着关于她整容、上位、假唱、与某女星暗战的各类八卦消息。然而这些都是浮云,1981年的范爷早说了么,“万箭穿心,习惯就好”。1986年的杨幂同样励志,能走到戴上瑞士名表的今天,靠的就是“永远不要自己说出‘当时我再努力一点就好了’这句话”的铁血自虐啊。
戏里戏外,时光相映成趣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