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了几年好日子的基金公司如今对于成本控制的话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频繁地提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华夏基金之后,又有大型基金公司计划在下半年降薪和削减预算以实现“节流”。在发现上半年财务报告不太漂亮之后,不少公司更计划加大对下半年费用的大幅压缩,甚至人员的裁减。
跳槽?也不再容易了。据了解,相比往年,基金行业从业人员今年接到猎头电话“骚扰”的机会少了许多,使这个以“人”为最核心资产的行业平添了些许难得的“寂寞”。
紧急裁减下半年预算
年中刚过,减薪的动议便被提上董事会进行讨论,这样的情况并非只发生在一两家基金公司。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经过内部 “讨价还价”后拟定了降薪方案——年底薪酬砍掉超过20%。与此同时下半年各部门预算也相应比例缩减。
与此同时,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虽然在讨论后搁置了整体降薪方案,但准备将在下半年开始裁减冗员。
继年初华夏基金宣布整体降薪之后,不少基金公司开始接力削减人力资源支出以控制成本。
降薪减员的引子自然是上半年不佳的经营状况。虽然今年上半年基金产品创新风起云涌,掀起行业又一小高潮,基金行业整体规模也出现11.86%的增长,然而基金公司的赚钱效应却在持续下滑。
在年中财务报告出炉后,不少基金公司发现利润未达到预期,甚至与同期相比再度出现下滑。
从已经披露的两家上市证券公司半年报中可窥一隅:大成基金、东方基金同比净利润“腰斩”,下滑幅度分别高达54.29%和58.8%。光大保德信基金和银华基金净利润也双双下降了23.12%和11.3%。
值得注意的是,净利润下降最少的银华基金在今年已经大幅裁减了支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华基金的营业收入减去净利润后得出的总成本为3.3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55%。
为了让年终数据能好看一些,紧急裁减下半年预算成为基金公司管理层的统一动作。大到将某些部门年度预算砍去三分之一,小到控制瓶装水和面巾纸的供给,“钱紧”的信息无处不在。
而与此同时,股东方施加的盈利压力还在不断加大,利润考核越来越成为主流而取代规模考核。“我们已经三年没给股东赚钱(分红),今年公司说是无论如何也要让股东赚钱。”某中型基金公司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而某小基金公司股东给新任总经理下达的任期目标也从此前的“规模增长”变为更为直接的“利润增长”。
跳槽变难
薪酬往往是影响工作机会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在基金行业降薪减员风声中,跳槽似乎也成为逆风而行,变的没那么容易。
立竿见影的是工作机会的减少。基金经理们纷纷表示今年猎头打来的电话都少了。事实上,相比去年同期,基金经理人数的增加维持了相同水平,不过更多的基金经理通过内部培养提拔而来。
近年来,基金行业从业者数量爆发式增长,从2009年五千人左右到2011年末突破万人,三年时间从业人员数量增长接近翻倍。除了新公司的涌入,老公司也在不遗余力加大人力储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2009年、2011年基金经理数量分别净增长91人和114人,而今年截至8月3日,基金经理人数再增加61人。投研之外,为了更好地促进销售,渠道销售人员的数量也在大幅扩容。
某著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在2011年初对二十多家基金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调研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2011有人员扩张计划,平均人员扩张比例为17.5%。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