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炎黄子孙的传统节日,每逢佳节,合家团聚,喜笑颜开,哪一家不酒肉飘香,筵席丰盛。然而,面对美味佳肴,在舞箸把盏、频频举杯之际,劝君切莫饮食无度,尤其务必讲究饮食卫生,以保持节日心情舒畅、身体康宁。
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形成了“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构筑了中餐烹饪学与中医食疗学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下面分享一下赵霖教授在《中国人该怎么吃》一书当中对健康饮食的说法。
中餐的核心理念是“养助益充循自然”,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为养”指米,麦,豆,杂粮,薯类等食物,因能补养“五脏”,故“得谷者昌”。
“五果为助”指各类鲜果,干果和坚果,可佐助五谷。
“五畜为益”指鱼,肉,蛋,奶等食物,能弥补素食中蛋白质和脂肪的不足。
“五菜为充”指新鲜蔬菜,能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疏通壅滞”,保持膳食平衡。
那么在春节期间怎么保持饮食平衡呢?《中国人该怎么吃》是这样说的:
一:“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中餐主副食的平衡”
中餐有主副食之分,主食即五谷杂粮,谷物的全面营养和保健功效,使中国人坚信“得谷者昌,失谷者亡”。“脂肪只能在碳水化合物的“火焰”中燃烧”。主食每天需要300—500克,不同的谷物营养成不同,所以要粗细粮搭配。
二:荤素搭配,膳食的酸碱平衡
三:“杂粮者,美食也”,食物杂与精的平衡
“食不厌杂”,从人类进化史看,不同基因型的植物可以使土壤中更多的营养成分进入食物链。众多长寿老人以素食为主,食品多而杂,就很有说服力。
四:膳食寒,热,温,凉四性的平衡
五:“五味调和,不可偏嗜”,膳食五味的平衡
六:“食宜细缓,不可粗速”,就餐速度与慢的平衡
七:“饮食以时”,就餐时间和饥与饱的平衡
八:“胃好恬愉”,进食前后的情绪平衡
九:“食宜暖”,膳食的冷热平衡
十:“食前忌动,食后忌静”,进食量与体力活动的平衡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