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居留许可证。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报道 从2004年中国开始实行“绿卡”制度以来,申请到中国“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共4752人(截至2011年底),而去年入境外国人2700万,常住的就有60万。
2004年,中国开始实行“绿卡”制度,这张只有淡淡的一点绿、长得很像身份证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一度点燃了很多在华外国人的热情———如果申请到了绿卡,10年间都不用再签证。
现在8年过去了,享受到这个待遇的外国人只有4752人(截至2011年底),而去年入境外国人2700万,常住的就有60万。很多外国人逐渐认清了现实,不再盲目提出申请。
中国一年平均发放200多张技术类绿卡,而单是外国专家局管理的专家就有50多万人。美国每年发放12万张技术类绿卡,是中国的近500倍。
“每年发200多张不如不发,外国人以为我们在玩文字游戏。”中国移民(微博)法律专家刘国福说。
“有人说(中国绿卡)是最难申请的,这么说也有道理。”某相关部委工作人员说,“中国绿卡发挥了很大作用,比以前肯定是进步,但现在看确实门槛过高,不利于人才引进。如果你不是有天大的贡献或大公司高级职位,不是千人计划人才,那基本不用提出申请。”
据悉,中国绿卡制度正在酝酿改革,其中,一份近20部委会签的文件行将问世,下一步将是对绿卡审批管理办法的直接修改,“大的方向是放宽”。
卢安克只拿到了许可证
8月28日,湖南省保靖县夯沙中心学校,卢安克主持的12天封闭式乡村支教培训结束了。接下来,他要回到自己熟悉的广西东兰县板烈小学,继续他的支教工作,为此,他现在的单位———长沙梦创公益文化发展中心专门给板烈小学发了个盖着公章的函件,很是正规。
去年11月,卢安克终于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张就业居留许可证,虽然有效期只有一年,但已经是这个德国人在中国支教十几年来的第一次。
卢安克1968年出生,1997年来到中国,在广西农村支教,2009年柴静在《面对面》节目里采访了他,卢安克有了名气。那个节目视频和视频里的文字片段至今还在网络上流传,几乎每过几天就有人把它发在微博上。
此前,外界曾一度传言他因为签证等问题,已经回德国不再来了。再此前媒体曾报道,2006年卢安克注册的德国鲁道夫·施泰纳教育友好协会驻中国办事处到期,他的中国居留证也到期了,为方便留在中国做研究,他打算加入中国国籍。根据有关规定,他的申请没有获得批准,他不符合那些条件。最后他只好离开中国半年多,后来又悄然回来。
2011年11月11日,已经成为长沙梦创公益文化发展中心正式外籍员工的卢安克,终于拿到了就业居留许可证,他在自己的微博上贴出了许可证照片,有网友还以为卢安克拿到了绿卡,向他表示祝贺。
从“40里圈”到中国绿卡
其实,卢安克申请获得的是一种工作签证,只有一年有效期,到了今年11月需要延期,与绿卡差别很大——— 拿到绿卡10年内不用再办签证。
绿卡是《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俗称,是获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合法身份证件,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可凭护照和绿卡出入中国国境,不需再行办理签证。中国绿卡的历史只有短短的8年。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