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网易图片新闻专栏《看客》公布了一篇名为“游戏之王”的图文专栏新闻<点此查看原文。专栏组人员及摄影师历时半年,通过以图片形式记录iG.MacSed的职业选手成长记录的角度客观诠释了中国电竞发展至今的苦乐辛酸。今天,《游戏之王》的专栏刊登在了网易新闻首页(www.163.com)。

“游戏之王”专栏带来的思考——国内媒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报道中国电子竞技?
“游戏之王”是中国主流的新闻媒体第一次对电子竞技乃至是星际2进行的客观真实的专题报道,没有歧视,没有吹捧,更没有虚构和渲染的向不了解电子竞技的人们展示了它的神秘面纱。
“电子竞技运动,是一项基于电子游戏对抗的新兴体育项目。在中国,尽管有着大批拥趸,电竞从业者依然受到长期的偏见和边缘化。”专栏以这样一句话引为了开头,可以看出,国内媒体每一次对电子竞技的报道并非都是客观实际。

MacSed的母亲也曾一度反对儿子当职业选手的道路,不过随着他的成功也逐渐变为了支持
——游戏就是玩物丧志?电子竞技只是冠冕堂皇的玩游戏借口?
相信许多喜欢电子竞技甚至有过当职业选手梦想的玩家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你滔滔不绝和身边的家人、朋友、同学描述电子竞技独特的竞技精神魅力时,迎来的基本都是迷茫亦或是不以为然的表情和回答,“不就是个游戏么,怎么弄的和足球篮球一样竞技。”电子竞技的“外行人”总是会有类似的回答。
当中国许多热爱电子竞技游戏的青年有当职业选手的梦想,希望能成为“Sky”、“BoxeR”那样的电竞领军人物时,别人的理解似乎总是很消极,“玩物丧志、为玩游戏找借口、做梦、不务正业”这些字眼也许会经常出现在对“电竞梦”的评论中,电子竞技是否真的只是一个玩游戏的借口而已?玩游戏,就一定丧志吗?

韩国星际选手无论是待遇还是硬实力上都是韩国电竞成功的典型代表
——抛砖引玉,从韩国看电子竞技的成功
众所周知,韩国无疑是电子竞技的发源地和天堂。电子竞技这一新兴项目已然在韩国形成了一个固定产业链:选手→职业联赛→关注度→商业赞助,韩国的电子竞技早在1999年就已经初具雏形,并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一直延续至今的OSL游戏联赛以及WCG为代表的世界性电子竞技大赛。如今,韩国电子竞技历经10余年发展已经发展为十分成熟的职业性体育竞技项目。在韩国以星际为例,一名实力顶尖选手几乎就是一位超级巨星,拥有着众多的粉丝和近百万的年收入。
相比韩国,中国电子竞技起步虽较晚,但同样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国内的电竞无论是大环境还是选手待遇都并非如韩国一样优越,为何同样有多年的行业发展底蕴,但却是天壤之别?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