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认识并记住陈妍希是从她饰演《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沈佳宜开始的,清纯、青春正好,她勾起了一代人的青涩回忆。但如果你顺势将陈妍希和三好学生沈佳宜重叠起来,那你显然就“中计”了。现实生活中的陈妍希绝非三好学生,即便学生时代,她会在老师和家长面前扮演乖乖女的形象,但离开他们的视线,她随即露出庐山真面目:张扬,不羁,只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走上演绎的道路,或者也算是叛逆的表现:朋友的怂恿、充满未知与新鲜感的娱乐圈……陈希妍显然是中了青春的蛊惑,但如今她说她庆幸当年的选择。从被直指是不会演戏的新人,到用清丽的表现征服“票房”,陈妍希用了六年。相比“全民女神”的成就,她更愿意谈“生命的质地”——生活的动人之处在于有机会体验别人的生命轨迹。当然,在演艺圈力争上游的六年的时间里,她亦收获了太多的感动,九把刀力排众议让她出演沈佳宜;与叶德娴、舒淇、秦海璐等大牌明星一起角逐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陈妍希用掷地有声的话语对着全世界发出宣言:她享受当下的生活。除此之外,她还对美丽的爱情充满期待。明年情人节上映的电影《在一起》,陈妍希说更像是她自己的爱情主张:最动听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她说她愿意与甄子丹一起诉说爱情的真谛。
“‘Everything happened for a reason’,我一直坚信,成功者必有他成功的理由:不屈不饶、心怀感念……成功垂怜有准备的人。”
●一直以来,我都不习惯循着计划、按部就班的去做事。读国中时,我喜欢唱歌,但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却是行销,因为不甘于过这样的平静生活,我又辅修了美术专业,除此之外,我也曾接受过歌舞剧的训练科目,但最终却在朋友的怂恿下走上了演绎这条路。朝九晚五、按时打卡上下班的生活,在我看来实在是索然无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我而言,遵循着兴趣和爱好工作、生活,才算是合意的生活方式。
●人生最美妙的生活状态是要工作和生活兼顾。工作能让生活变得丰富,充满乐趣,但工作只能算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主张过张弛有度的生活——工作时,全身心地去投入,累了乏了就听听音乐减压;我不属于宅女,只要有空,我就愿意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分享快乐抑或是放空,都算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直是一马平川的,都说人生如戏,这话一点不假,生活本就是一出充溢着高潮和低谷的戏码,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懂得享受生活给予的快乐抑或是忧伤。演员只是诸多职业中的一种,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难免会遇见曲折和发展的瓶颈,但我觉得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应该保持上进心,只有力争上游,才有可能进入更高的金字塔,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换换爱》里的江小南;《听说》里的林小明;《那些年》里的沈佳宜……我饰演过的角色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己性格的因子在里面,应该算是本色出演。”
●做一个演员不容易,做一个成功的演员更不容易。我刚入行的时候也是处处碰壁,经常遭受NG,当然,被导演训也是常有的事。为了能表现最好的状态,我习惯于拍戏前把功课做足:剧本一般都会看几遍,认真阅读,有时候还会做笔记;有些细节也会提前打几遍腹稿,甚至会私下里先预演几回。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