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城镇化的未来肯定会非常显著的影响到房地产行业。”土地、资金和人口的自由流动三个因素构成了城镇化,我们过去二十年城镇化的重点主要表现在生产结构的转变,但是我们的就业结构的转变落后于生产结构的转变,未来的新的城镇化更加强调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
过去二十年中,我们在城镇化中也面临了很多问题,巴曙松表示,城镇化里面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整个土地的密度、使用的效率不仅没有提高,还有所下降。我们的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增速远远高于城镇人口的增速,人口的密度在城区反而还下降。
“并非所有的城市化都意味着正的增长。也有的国家城镇化推进很快的时候,增长停滞甚至是负增长。”巴曙松表示,所以,我们现在要研究和总结一个好的城市化,一个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城市化,怎么样能够密度的提高、距离的缩短和开放度的增加,相应的生产、就业、消费的配套才是关键。未来十年的城镇化中人口的流动能力可能会出现某种的逆转,土地的扩张速度也可能会有所下滑,另一方面我们不太可能再像原来有这么大规模廉价的资金。
对于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巴曙松表示,下一阶段中国的城镇化可能会是一个分化的过程,不同城市的发展路径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生产和就业结构的转变方向和速度会有所差异,从而导致消费和居住方式的转变也必然有所不同。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