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这十年一定是武汉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和19世纪末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头几年一样,这十年也是城市地位重新上升,城市面貌辞旧换新,城市功能走向齐备和城市精神昂扬向上的节点时刻。
甚至可以底气十足地宣告,一个崭新的武汉已经被创造,一个迈向更高发展阶段的序幕已经开启。遥望大武汉的历史荣光,这是走向复兴的十年;展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世界都市的光明未来,这是大城崛起的十年。
数据只是一种简洁的证明。2002年,武汉国民生产总值1493亿元。今年则极有希望突破7000亿元,这将是连续5年跨越亿元台阶,不出意外,未来几年武汉就将跻身万亿元GDP城市行列,一般说来,这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一条分界线。
综合实力提升并不能为人切身感受,城市面貌的刷新却是每个人的直接体验。站在任何十年前熟悉的地方,我们可能都要发出不敢相认的感慨。我们曾经为改造太慢而羞赧,而当变化来得如此剧烈,心理转换却明显面临考验。目前,又一个城建五年攻坚计划已经制定,可以想象,当“中国桥都”、“地铁时代”、“绿色之城”、“东方水城”这些概念成为现实图景,会是怎样的震撼。
当崛起的态势转化为市民具体可享的福利,人们对城市的自豪感和投身城市发展的豪迈感就会油然鼓涨。十年来,越来越多免费公园供市民休闲,低廉价格欣赏高品质音乐不再是奢望,热爱运动的人不担心找不到场地,还有免费的博物馆、图书馆、公共自行车……而且,文化五城建设已经启动,更多免费公共服务项目将陆续推出。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观察到,谈论起武汉的那种自信,跳动在武汉人的眼角眉梢。
十年崛起之路,是寻找一个答案和确立一个坐标点的过程。2003年全国两会,“武汉在哪里”的问题摆在新任总理温家宝面前。2012年5月,温总理明确表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试点城市;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中部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这十年,武汉终于在坚守中迎来拐点,承担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使命,明确了在国家城市体系中的目标定位,树立了与历史辉煌并肩的雄心。
我们用一个“创”字来概括提领武汉这十年的成就,因为这些既是创造的结果,也是不断突破、改革创新的勇气展示。不能涤荡阻碍发展的陈规旧制,不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能创新加快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城市每向前一步都会举步维艰,又何谈跨越。十年崛起之路,武汉越来越明确创新是城市发展不竭的动力,建设国家创新中心,不仅是对科技革命的期望,更是要在建设发展每一个领域和方面注入创新的因子。
创造不是推翻,复兴大武汉的号角,意味着对历史的尊重,站在继承的基石上,创造更有方向,更有力量。十年来,我们看到,无论是修复历史老街区,建设国家枢纽城市,突出山水特色,还是确立“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我们都是深深借助于城市的历史优势,延续城市的历史脉络,从城市的历史积蕴中汲取精神和思想养分。
城市是新的,也是旧的,发展需要创造,也需要继承。站在历史的肩膀上,承接这十年奠定的丰厚成就和经验,武汉将会创造更加幸福而美好的未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