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地处闹市区,临近地铁工地,一天之内发生三次坍塌。
声音来源:附近商户:
天花板上有沙子落下来,我老婆发现地面的砖头在翘。
解说:
地面塌陷数百平米,无人伤亡成为唯一万幸。
声音来源:附近商户1:
好怕啊,如果是晚上的话,肯定就没(命)了。
解说:
广州地铁总公司负责人鞠躬致歉,施工方中铁七局负责人鞠躬道歉,但道歉不能回答追问。地质、规划、施工、管理、赶工到底是什么原因?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深圳、西安、武汉、杭州在建地铁坍塌,真的不可避免吗?《新闻1+1》今日关注:广州地陷,道歉后的追问!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1月28日,在广州市区一处繁华的地段发生了一起地面塌陷的事故。在地面上出现了一个一百五十多平方米大小、深十米这样一个巨大的空洞。就像我身后这样一个图片,两栋楼房直接就陷了下去,六户商铺被埋。我们还是了解一下事件的最新信息。
解说:
今天在广州地铁坍塌事故现场,被水泥浆填平的大坑上又被凿开一条大洞,一条黑色的燃气管道放置在内等待安装。据了解,目前煤气供应已经全部恢复。
今天,康王南路坍塌方向仍处于封锁状态,还仅能单边通行。
今天,受灾的居民还居住在临时安置点,他们关心何时才能回到自己的家。而回忆三天前的那一幕,大家仍是心有余悸。两栋楼房、六家店铺瞬间坍塌,发生地就是广州地铁六号线文化公园站的工地旁。
广州 附近居民:
我当时在家里只知道停电,一走出来看到很多人了。
广州 桂林米粉店老板:
听到隔壁像下雨一样的声音,他们跑出去一看,地铁下沉了,我们就马上跑。
解说:
就在居民撤出几分钟,路面塌陷面积不断扩大,塌陷地域形成了一个近一百平方米、十几平米深的大坑。原本的楼房仅留下塌陷后的残骸,并且还不断有砖墙塌下。还没等撤离的居民缓过神来,仅隔40分钟现场再度发生塌陷。两次塌陷发生后,附近三千多户居民停水、停电。与此同时,伴随着附近交通管制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心中的担心也越来越重,危险还会发生吗?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通过生命探测仪和绳索进到塌陷大坑没有发现伤亡人员。记者在现场看到,工程车也不断赶往现场,并向坑里回填混凝土。晚上九点左右,正当大家以为危险解除的时候,同一地点,一个三层的小吃店又陷了下去。
广州 附近居民1:
我们七点多回来的,大概九点多塌的。
记者:
现场灰尘大不大?
广州 附近居民1:
很大的灰尘,一塌整栋楼都不见了。
记者:
那楼有多高?
广州 附近居民1:
三层,应该是三层半吧。
解说:
昨天,广州市相关部门召开安置方案商讨会。广州地铁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刘应海、施工方中铁七局负责人分别鞠躬向受灾同志致歉。会上公布的赔偿方案显示,对于已经坍塌以及近期内必须拆除的房屋,经营者的临时安置费为每户五万元,居住人员临时安置标准每人2600元。
广州地铁总公司代表:
非住宅部分,临时安置对象:实际经营者。临时安全标准:商业类。120元每月每平方,安置三个月含临时生活补助。临时安置对象:居住人员。临时安置标准:50元每月每平方米。安置三个月,含临时生活补助。每户搬家费2000元。
字幕提示:2013年1月31日
广东台记者 邓思颖:
我现在身处的位置是荔湾区岭南街政务服务中心。原本街道安排住户和商户下午过来签补偿协议,但很多住户和商户对于补偿标准提出质疑。
广州鸡拦路居民:
回复该发言
广州地陷,道歉后的追问
2 回复:广州地陷,道歉后的追问
whyme7772013-02-01 12:52:57 发表
你现在随便一个人给我们2600元,住三个月,三个月之后是怎么回事?三个月之后我去哪里住?(政策)断断续续,我们普通老百姓去哪里住?难道睡在街上吗?
解说:
下午4点,在地铁塌陷事故临时安置点,荔湾区国土房管局副局长到场为居民解释专家检测后房屋受损和解封情况,但并未进一步讨论赔偿标准。
董倩:
好,我们先来看一份《广州地铁规划图》,事发地是在文化公园站。这个地方我们来看一下,它是广州地铁规划中的六号线和八号线的一个交叉点,它是一个换乘站。你从周围密密麻麻的地铁线路的布局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那在如此繁华地段、黄金地段发生了这么大的一起事故,没有任何的人员伤亡应该说是一个不幸中的万幸。但是这种万幸也好,侥幸也好,让生活在这个区域内的居民就产生一种心有余悸的感觉,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到目前为止,从短片中我们也已经看到,地铁施工方中铁七局有了道歉,而且从相关部门,政府部门广州市荔湾区岭南街道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已经疏散了住户1105人,是412户,商铺195间,暂时安置257人。人们关注这么多人,成百上千的人他们怎么安置?因为据媒体报道说,他们有些最基本的生活要求还是无法得到满足的,比如说洗澡的问题。而且比如说对于这些后续的赔偿,刚才在短片中也已经涉及,到底应该怎么赔偿?人们也非常关注。当然,除了安置和赔偿之外,其实人们最关心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地陷事故的发生。我们继续关注。
解说:
对于原因调查,有关部门目前并没有公布结论,然而各种声音却已经开始出现。
解说:
事故发生当晚,记者关明辉就赶到了现场。晚上8点,他看到四五名城建部门的专家开始撰写事故报告。当天写出的报告,执笔人在现场读了一遍,记者同时进行了录音。
(电话采访)
记者 关明辉:
文化公园站折返线暗挖隧道,塌陷原因分析及应急处理意见。在塌方原因里说的是塌方处地质原隧道顶岩层比较薄,根据周围地质钻孔状况推断,该处存在强风化岩层的深槽可能,强风化上部也有比较厚的沙层,塌陷地方分布有水管,再加上该处掌子面为八号围岩,洞径比较大,所以施工的时候采用了爆破开挖,从而产生震动造成塌陷。
解说:
那么真实的原因是否像这份报告所说呢,《第一财经(微博)》的记者在事故后采访了广州地铁六号线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得到了对方的一些初步结论。
(电话采访)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林春挺:
从整个地质结构来看,可能有些仓促或者当中觉得是不是有赶工或者用了炸药的药量太大了,导致出了这样的结果。另外还有一个(观点),可能在勘探的时候,本来以为地质有足够的厚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没有的,这也可能跟勘探有一定的差距,也有这样的一种原因。
解说:
对于事故原因,一些专家也有着诸多的看法。身在广州的地质专家詹松就在当天深夜连发多条微博。
詹松 中国地质协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委员:
一个是风化深槽,古河道沙层比较厚。第二是房子比较破旧,地基或者木桩简易的桩基础。第三是施工方法大开挖,或者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水土流失,现在听说有爆破,如果有爆破的话,多个原因,就是爆破引起的沙土的液化,真正的原因要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最后有没有人为因素,从这些方面来判断。
解说:
詹松认为,通过详细的调查,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应该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而常年研究古建筑的崔志民也关注了这次广州地陷。
崔志民 广州博物馆古建筑专家:
回复该发言
解说:
下午4点,在地铁塌陷事故临时安置点,荔湾区国土房管局副局长到场为居民解释专家检测后房屋受损和解封情况,但并未进一步讨论赔偿标准。
董倩:
好,我们先来看一份《广州地铁规划图》,事发地是在文化公园站。这个地方我们来看一下,它是广州地铁规划中的六号线和八号线的一个交叉点,它是一个换乘站。你从周围密密麻麻的地铁线路的布局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那在如此繁华地段、黄金地段发生了这么大的一起事故,没有任何的人员伤亡应该说是一个不幸中的万幸。但是这种万幸也好,侥幸也好,让生活在这个区域内的居民就产生一种心有余悸的感觉,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到目前为止,从短片中我们也已经看到,地铁施工方中铁七局有了道歉,而且从相关部门,政府部门广州市荔湾区岭南街道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已经疏散了住户1105人,是412户,商铺195间,暂时安置257人。人们关注这么多人,成百上千的人他们怎么安置?因为据媒体报道说,他们有些最基本的生活要求还是无法得到满足的,比如说洗澡的问题。而且比如说对于这些后续的赔偿,刚才在短片中也已经涉及,到底应该怎么赔偿?人们也非常关注。当然,除了安置和赔偿之外,其实人们最关心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地陷事故的发生。我们继续关注。
解说:
对于原因调查,有关部门目前并没有公布结论,然而各种声音却已经开始出现。
解说:
事故发生当晚,记者关明辉就赶到了现场。晚上8点,他看到四五名城建部门的专家开始撰写事故报告。当天写出的报告,执笔人在现场读了一遍,记者同时进行了录音。
(电话采访)
记者 关明辉:
文化公园站折返线暗挖隧道,塌陷原因分析及应急处理意见。在塌方原因里说的是塌方处地质原隧道顶岩层比较薄,根据周围地质钻孔状况推断,该处存在强风化岩层的深槽可能,强风化上部也有比较厚的沙层,塌陷地方分布有水管,再加上该处掌子面为八号围岩,洞径比较大,所以施工的时候采用了爆破开挖,从而产生震动造成塌陷。
解说:
那么真实的原因是否像这份报告所说呢,《第一财经(微博)》的记者在事故后采访了广州地铁六号线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得到了对方的一些初步结论。
(电话采访)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林春挺:
从整个地质结构来看,可能有些仓促或者当中觉得是不是有赶工或者用了炸药的药量太大了,导致出了这样的结果。另外还有一个(观点),可能在勘探的时候,本来以为地质有足够的厚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没有的,这也可能跟勘探有一定的差距,也有这样的一种原因。
解说:
对于事故原因,一些专家也有着诸多的看法。身在广州的地质专家詹松就在当天深夜连发多条微博。
詹松 中国地质协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委员:
一个是风化深槽,古河道沙层比较厚。第二是房子比较破旧,地基或者木桩简易的桩基础。第三是施工方法大开挖,或者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水土流失,现在听说有爆破,如果有爆破的话,多个原因,就是爆破引起的沙土的液化,真正的原因要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最后有没有人为因素,从这些方面来判断。
解说:
詹松认为,通过详细的调查,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应该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而常年研究古建筑的崔志民也关注了这次广州地陷。
崔志民 广州博物馆古建筑专家: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广州地陷,道歉后的追问
whyme7772013-02-01 12:52:57 发表
那边以前都是滩涂,珠三角、珠江把土冲的比较浮,所以做地铁的时候,其实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以前建的西关大屋,下面都是打很多木桩搞的,不知道地铁施工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考虑就很容易出事故。以前地铁一号线的时候也是出现过这个问题,很多民居都有些松动,这不是第一次。
解说:
对于各种各样的猜测,广州相关部门还没有给出回应,目前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之中,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查清原因、妥善安置群众、确保安全,然后才考虑线路的建设和开通的工作。
主持人:
今年是广州地铁运营整整15周年,广州地铁的一句广告词“最真一面,地铁见”。现在地铁地陷事故调查组已经成立,我们希望能够拿出最客观的调查结果,用最真的一面去面对公众。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次事故的发生地,叫做康王路,当我们回顾一段历史可以看到,同样的地方摔了同样一个跟头。在9年前,2004年的时候,就在康王路也发生了地陷,当时发生了大概30多平方米的面积塌陷。而且我们看近年来,广州市在这样一个区域内发生地陷灾害并不少见。因为我们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从2008年1月18日到这次,几年的时间内发生了五次地陷,我们不妨仔细来看一下,2008年1月18日的时候,在一个地处5号地铁工程工地地陷,原因多雨,下方泥土松散。2009年7月,在6号线隧道上方也发生了一次塌陷,原因是路面下方存在冲满水的不明空洞。2009年9月,在地铁施工工地发生了下陷,原因地基不稳。进入到2012年,也是在地铁6号线施工点附近发生了下陷,也是连日暴雨,水土流失导致的。再一次就是这次了。
当我们简单进行回述的时候,就会发现地陷似乎和地铁是如影随形的,有地铁似乎就会发生地陷,到底这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采访一位权威,他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王梦恕先生。
王院士,您好,首先几起地陷事故,很多都有地铁的影子,他们中间是一个必然的关系吗?
王梦恕 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
这个问得很好,这是一个必然关系。地铁建设本身风险性很大,大的原因主要就是现在防止沉降和地陷,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经常出现这个问题,现在全国28个城市施工,现在有19个城市都发生了地陷,所以这个问题在广州出现五次,原因就是一个地质勘测不明确,比较复杂。再一个就是塌方的地点多半是在车站和区间交界的地方,这是最危险的地方。现在地面跟隧道之间有孔洞,有涌潮一样的水待着容易出问题。现在施工遇到情况应变能力比较差,所以这是主要原因出现这样一个情况。
主持人:
王院士,为什么同样一个地方9年前发生塌陷,现在又发生塌陷,中间是不是应该在9年前发生塌陷的时候,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去避免或者及时去防治这样的有可能继续出现的事故?
王梦恕:
现在问题的说明,现在地铁风险有五个风险,勘测规划的风险,勘测设计的风险,还有施工的风险,还有一些投招标的风险,还有运营风险,我们现在施工风险刚好就是把规划风险那些缺点比较复杂地段绕不过去,所以这种风险要考虑,勘测设计风险要先加固后开挖,这个风险可能当时在设计的时候比较匆忙,不认真考虑引起的。
主持人:
我理解您的意思,您刚才说了五个风险,因为现在事发之后,几乎施工方是万夫所指,您觉得除了施工方之外,还有在勘测和规划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隐患的?
王梦恕:
前提是因为这些风险都是因为勘测设计不够准确,也准确不了,这样在设计期间没有做到应有的措施,设计方案不对,造成了这样的情况,所以必须先加固、先注浆再开挖就可以避免,但是这样造价高、工期长。
主持人:
回复该发言
解说:
对于各种各样的猜测,广州相关部门还没有给出回应,目前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之中,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查清原因、妥善安置群众、确保安全,然后才考虑线路的建设和开通的工作。
主持人:
今年是广州地铁运营整整15周年,广州地铁的一句广告词“最真一面,地铁见”。现在地铁地陷事故调查组已经成立,我们希望能够拿出最客观的调查结果,用最真的一面去面对公众。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次事故的发生地,叫做康王路,当我们回顾一段历史可以看到,同样的地方摔了同样一个跟头。在9年前,2004年的时候,就在康王路也发生了地陷,当时发生了大概30多平方米的面积塌陷。而且我们看近年来,广州市在这样一个区域内发生地陷灾害并不少见。因为我们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从2008年1月18日到这次,几年的时间内发生了五次地陷,我们不妨仔细来看一下,2008年1月18日的时候,在一个地处5号地铁工程工地地陷,原因多雨,下方泥土松散。2009年7月,在6号线隧道上方也发生了一次塌陷,原因是路面下方存在冲满水的不明空洞。2009年9月,在地铁施工工地发生了下陷,原因地基不稳。进入到2012年,也是在地铁6号线施工点附近发生了下陷,也是连日暴雨,水土流失导致的。再一次就是这次了。
当我们简单进行回述的时候,就会发现地陷似乎和地铁是如影随形的,有地铁似乎就会发生地陷,到底这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采访一位权威,他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王梦恕先生。
王院士,您好,首先几起地陷事故,很多都有地铁的影子,他们中间是一个必然的关系吗?
王梦恕 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
这个问得很好,这是一个必然关系。地铁建设本身风险性很大,大的原因主要就是现在防止沉降和地陷,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经常出现这个问题,现在全国28个城市施工,现在有19个城市都发生了地陷,所以这个问题在广州出现五次,原因就是一个地质勘测不明确,比较复杂。再一个就是塌方的地点多半是在车站和区间交界的地方,这是最危险的地方。现在地面跟隧道之间有孔洞,有涌潮一样的水待着容易出问题。现在施工遇到情况应变能力比较差,所以这是主要原因出现这样一个情况。
主持人:
王院士,为什么同样一个地方9年前发生塌陷,现在又发生塌陷,中间是不是应该在9年前发生塌陷的时候,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去避免或者及时去防治这样的有可能继续出现的事故?
王梦恕:
现在问题的说明,现在地铁风险有五个风险,勘测规划的风险,勘测设计的风险,还有施工的风险,还有一些投招标的风险,还有运营风险,我们现在施工风险刚好就是把规划风险那些缺点比较复杂地段绕不过去,所以这种风险要考虑,勘测设计风险要先加固后开挖,这个风险可能当时在设计的时候比较匆忙,不认真考虑引起的。
主持人:
我理解您的意思,您刚才说了五个风险,因为现在事发之后,几乎施工方是万夫所指,您觉得除了施工方之外,还有在勘测和规划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隐患的?
王梦恕:
前提是因为这些风险都是因为勘测设计不够准确,也准确不了,这样在设计期间没有做到应有的措施,设计方案不对,造成了这样的情况,所以必须先加固、先注浆再开挖就可以避免,但是这样造价高、工期长。
主持人: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广州地陷,道歉后的追问
whyme7772013-02-01 12:52:57 发表
稍候会有更多的问题给您。刚才王院士提到,地铁评估的过程中有五个风险,我们也做了一个PPT,我们来看是什么,规划风险,勘测设计风险,招投标风险,施工风险和运营风险。运营风险是整个地铁建成以后,这是后期的事情,我们今天不说它。招投标风险也不是我们的重点。刚才王院士反复说,规划、设计和施工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我们现在把目光盯在了施工风险上面,但是客观说,如果当地铁塌陷事故一出,我们只去埋怨施工方的话,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客观,就像王院士讲规划、设计做到位,才有可能把风险在前方消灭掉。
我们老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广州发生了几起这样的事故,王院士刚才也说,全国各地28个地铁兴建的城市里,有19个出现过地铁塌陷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我们现在必须面对,去引起我们警醒的?继续关注。
(节目导视)
解说:
地处闹市区,临近地铁工地,一天之内发生三次坍塌。
声音来源:附近商户:
天花板上有沙子落下来,我老婆发现地面的砖头在翘。
解说:
地面塌陷数百平米,无人伤亡成为唯一万幸。
声音来源:附近商户1:
好怕啊,如果是晚上的话,肯定就没(命)了。
解说:
广州地铁总公司负责人鞠躬致歉,施工方中铁七局负责人鞠躬道歉,但道歉不能回答追问。地质、规划、施工、管理、赶工到底是什么原因?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深圳、西安、武汉、杭州在建地铁坍塌,真的不可避免吗?《新闻1+1》今日关注:广州地陷,道歉后的追问!
解说:
2008年11月20日下午,在杭州一个地铁事故的坍塌现象,雪白的菊花静静伫立,寄托着大家对遇难者的哀思。21人死亡,24人受伤,这应该是中国地铁建设史伤亡最惨重的事故。
2008年11月15日新闻:
今天下午三点多,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了大面积的地面塌陷,十多辆汽车坠入了塌陷的大坑。
2008年11月16日新闻:
截止到今天上午九点钟,塌陷事故已经造成三人遇难,已经确认失踪人员17人。
2008年11月20日新闻:
搜救人员从塌陷的基坑内发现了第9名遇难者的遗体,另外12名失踪人员依然下落不明。
解说:
这起严重的地铁事故,施工单位是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事后查明,他们违规施工、冒险作业,基坑严重超挖,支撑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且钢管支撑架设不及时,垫层未及时浇筑。而工程的监测单位是中铁四局设计研究院,他们施工监测失效,没有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2010年2月9日新闻:
今天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认定,发生在2008年10月15日的地铁湘沪站坍塌事故为重大责任事故。在认定事故之后,十名责任人被追究了法律责任,另外有11名责任人受到政绩处分。
解说:
处分、赔偿挽不回逝去的生命,然而杭州地铁坍塌事故的惨痛教训却没能为类似事故的发生画上休止符。
2011年3月17日新闻:
再来关注一起地铁塌方事故,今天下午大连市正在建设的地铁一处施工现场发生了塌方,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这已经是一周之内大连在建地铁连续发生的第三起塌陷事故。
(2011年3月17日新闻)
市民:
我在躺着,就觉得床底下晃了两下,我以为地震了,我一看房子哪儿也没有事,等到后来,过了半个钟头到一个钟头,我往窗前一看,就已经铁板都给围上了。
解说:
一周三次坍塌,让急速推进中的大连地铁建设遭遇了尴尬,大连的地质可以说是全国最复杂的,这是当时大连市地铁公司副总经理兼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的内容,而当我们把视角再拉开一些,观察近些年,那些屡屡出现在地铁施工过程中让人触目惊心的事故,却也发现原因复杂而多重。
回复该发言
我们老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广州发生了几起这样的事故,王院士刚才也说,全国各地28个地铁兴建的城市里,有19个出现过地铁塌陷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我们现在必须面对,去引起我们警醒的?继续关注。
(节目导视)
解说:
地处闹市区,临近地铁工地,一天之内发生三次坍塌。
声音来源:附近商户:
天花板上有沙子落下来,我老婆发现地面的砖头在翘。
解说:
地面塌陷数百平米,无人伤亡成为唯一万幸。
声音来源:附近商户1:
好怕啊,如果是晚上的话,肯定就没(命)了。
解说:
广州地铁总公司负责人鞠躬致歉,施工方中铁七局负责人鞠躬道歉,但道歉不能回答追问。地质、规划、施工、管理、赶工到底是什么原因?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深圳、西安、武汉、杭州在建地铁坍塌,真的不可避免吗?《新闻1+1》今日关注:广州地陷,道歉后的追问!
解说:
2008年11月20日下午,在杭州一个地铁事故的坍塌现象,雪白的菊花静静伫立,寄托着大家对遇难者的哀思。21人死亡,24人受伤,这应该是中国地铁建设史伤亡最惨重的事故。
2008年11月15日新闻:
今天下午三点多,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了大面积的地面塌陷,十多辆汽车坠入了塌陷的大坑。
2008年11月16日新闻:
截止到今天上午九点钟,塌陷事故已经造成三人遇难,已经确认失踪人员17人。
2008年11月20日新闻:
搜救人员从塌陷的基坑内发现了第9名遇难者的遗体,另外12名失踪人员依然下落不明。
解说:
这起严重的地铁事故,施工单位是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事后查明,他们违规施工、冒险作业,基坑严重超挖,支撑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且钢管支撑架设不及时,垫层未及时浇筑。而工程的监测单位是中铁四局设计研究院,他们施工监测失效,没有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2010年2月9日新闻:
今天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认定,发生在2008年10月15日的地铁湘沪站坍塌事故为重大责任事故。在认定事故之后,十名责任人被追究了法律责任,另外有11名责任人受到政绩处分。
解说:
处分、赔偿挽不回逝去的生命,然而杭州地铁坍塌事故的惨痛教训却没能为类似事故的发生画上休止符。
2011年3月17日新闻:
再来关注一起地铁塌方事故,今天下午大连市正在建设的地铁一处施工现场发生了塌方,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这已经是一周之内大连在建地铁连续发生的第三起塌陷事故。
(2011年3月17日新闻)
市民:
我在躺着,就觉得床底下晃了两下,我以为地震了,我一看房子哪儿也没有事,等到后来,过了半个钟头到一个钟头,我往窗前一看,就已经铁板都给围上了。
解说:
一周三次坍塌,让急速推进中的大连地铁建设遭遇了尴尬,大连的地质可以说是全国最复杂的,这是当时大连市地铁公司副总经理兼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的内容,而当我们把视角再拉开一些,观察近些年,那些屡屡出现在地铁施工过程中让人触目惊心的事故,却也发现原因复杂而多重。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广州地陷,道歉后的追问
whyme7772013-02-01 12:52:57 发表
除了地质原因之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问题都有出现,赶工期,甚至是工程被层层分包,施工单位没有施工经验等问题也真实存在。数据显示,到2015年前后,各地将建设87条线路,总里程2495公里的地铁工程,今天面对广州的这起地铁坍塌事故,警钟能再次敲响吗?
字幕提示:
2007年3月28日北京 地铁10号线发生塌方事故
2008年4月1日深圳 地铁3号线工地发生坍塌事故
2009年8月2日西安 地铁一号线发生塌方
2012年12月30日武汉 地铁3号线一天突发两次坍塌事故
2012年1月31日上海 地铁12号线停车场检修库发生坍塌
主持人:
不管是北京、上海、广州还是昆明、成都或者青岛,我们可以看到似乎各大城市似乎都处在一种地铁建设高潮中,的确我们需要地铁,因为它被看作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一个优先选项,同时也被很多城市政府看作提升城市形象一个符号性的代表,但是我们在需要地铁的同时,不妨深问自己一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建地铁。
接下来我们继续连线王梦恕院士。
王院士几乎参加过所有地铁建设的论证过程,您在参与论证过程中,您感觉到地铁上马不上马,这样一个评审的体系严谨不严谨?
王梦恕:
这个评审体系现在来看不严谨,现在匆匆上马,不做认真的埋深问题。大连如果当时要深埋,就不会出现上软下硬,就不会出现大塌方。领导说了算的问题很大,这样造成了科学的发展观不行。另外在分段上,分段太短,现在一个地铁20几公里,分了很多段,造成每个段3亿到5亿,所以造成施工非常难管理,重视不够,就会转移。
主持人:
因为刚才您提到了几个环节:规划、勘测、施工,您觉得三方里面出过事故的那些情况,他们都是一个什么样的持重?
王梦恕:
现在可以这么讲,现在19个城市出现地陷,勘测、设计包括规划,占了起码2/3还多,真正施工引起的不到1/3,这个是有数据可以查的。
主持人:
出了事情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规划、勘探这个环节没有做好?
王梦恕:
对。这方面现在线路没有选对,造成地层软硬不均、上软下硬,要爆破,上面自然塌下来,就是这样不改,所以这种主观造成的。另外现在四个不合理非常突出,追求不合理工期,一想上马马上就要求,我们要求20公里一条线要四年左右。
主持人:
四个不合理,一个是要赶。
王梦恕:
第一,不合理工期,赶工期;第二,不合理造价,追求便宜;第三,不合理的方案,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不合理;第四,不合理合同。
主持人:
谢谢王院士,非常感谢。
在整个地铁建设过程中,只有做到前期规划、勘测的合理,再加上后期施工的按步就班,才有可能使得整个地铁的建设做到安全。
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回复该发言
字幕提示:
2007年3月28日北京 地铁10号线发生塌方事故
2008年4月1日深圳 地铁3号线工地发生坍塌事故
2009年8月2日西安 地铁一号线发生塌方
2012年12月30日武汉 地铁3号线一天突发两次坍塌事故
2012年1月31日上海 地铁12号线停车场检修库发生坍塌
主持人:
不管是北京、上海、广州还是昆明、成都或者青岛,我们可以看到似乎各大城市似乎都处在一种地铁建设高潮中,的确我们需要地铁,因为它被看作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一个优先选项,同时也被很多城市政府看作提升城市形象一个符号性的代表,但是我们在需要地铁的同时,不妨深问自己一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建地铁。
接下来我们继续连线王梦恕院士。
王院士几乎参加过所有地铁建设的论证过程,您在参与论证过程中,您感觉到地铁上马不上马,这样一个评审的体系严谨不严谨?
王梦恕:
这个评审体系现在来看不严谨,现在匆匆上马,不做认真的埋深问题。大连如果当时要深埋,就不会出现上软下硬,就不会出现大塌方。领导说了算的问题很大,这样造成了科学的发展观不行。另外在分段上,分段太短,现在一个地铁20几公里,分了很多段,造成每个段3亿到5亿,所以造成施工非常难管理,重视不够,就会转移。
主持人:
因为刚才您提到了几个环节:规划、勘测、施工,您觉得三方里面出过事故的那些情况,他们都是一个什么样的持重?
王梦恕:
现在可以这么讲,现在19个城市出现地陷,勘测、设计包括规划,占了起码2/3还多,真正施工引起的不到1/3,这个是有数据可以查的。
主持人:
出了事情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规划、勘探这个环节没有做好?
王梦恕:
对。这方面现在线路没有选对,造成地层软硬不均、上软下硬,要爆破,上面自然塌下来,就是这样不改,所以这种主观造成的。另外现在四个不合理非常突出,追求不合理工期,一想上马马上就要求,我们要求20公里一条线要四年左右。
主持人:
四个不合理,一个是要赶。
王梦恕:
第一,不合理工期,赶工期;第二,不合理造价,追求便宜;第三,不合理的方案,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不合理;第四,不合理合同。
主持人:
谢谢王院士,非常感谢。
在整个地铁建设过程中,只有做到前期规划、勘测的合理,再加上后期施工的按步就班,才有可能使得整个地铁的建设做到安全。
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回复该发言
共有5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