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方先生在研讨会交流现场,针对中国当下设计状态需要点“精神”的话题,他提出了思考如何挑动“中国设计的神经”的想法。他认为,精神常提不鲜了,它可以从设计师作品中品读出来,但是设计师设计的时候如何让这种精神体现呢?很多时候设计要有点灵性,要能触动人的神经,产生共鸣才好。设计应该无领域,无国界,通过各种设计语言表达,用设计说话,用设计挑动人的神经。比如说,即使一个老外,他很爱中国这片土地,设计出的中国情作品肯定也能打动人心。“设计来犯点神经”,会有更多作品让人欣悦。

以下是王开方先生接受采访的实录:
网易家居:你的设计作品“天堂里骨灰盒”昨日获得了CDA•2012中国设计奖(红棉奖)——人居类”年度大奖,它的设计理念是怎样呢?
王开方:我觉得国人的殡葬观念过于悲哀了,过于黑暗了,其实死亡并不可怕,虽然谈不上那是喜悦吧,但是应该有一个比较安然、踏实的归宿感,所以我觉得这个设计是一种终极关怀,希望它有温暖,也融入一种设计和时尚味道,从另一角度去诠释一种对于死亡的观念,其实我觉得它是一个新的设计里程的开始。
昨天CDA•2012中国设计奖(红棉奖)颁奖礼上,它能获得“人居类”年度大奖,我觉得比较欣慰,因为我希望设计是关怀大众的,能够带来一种温暖的,并不是为少数人服务,并不是为有钱人,而应该是服务于生命。

设计作品“天堂里骨灰盒”
网易家居:在你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各种荣誉称号很多,类似最具代表性的跨界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您最喜欢最享受的是哪个称誉呢?
王开方:就是王开方。
网易家居:非常个性的回答。您这么多年这么多的设计作品,觉得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个呢?
王开方:这个问题没答案。因为每个作品其实都像你的孩子,一定是不同的,因为它的出生的地点、时代不同,但是它都是你的孩子,你都是用心去抚育它了,所以你都爱。
网易家居:谢谢你接受采访,希望能看到你更多精彩的作品。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