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晃3月28日电 当中国城市里的家长为营养过剩变胖的孩子担忧时,11岁的湖南农村少年陆显杨和他的同学们却因为能吃上“免费午餐”而觉得无比开心。
读四年级的陆显杨身高不足一米四,他就读的凉伞镇凉伞小学位于湖南省最西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这个史书上记载的“古夜郎国”仍属贫困地区,学童营养状况堪忧。
26日中午12点下课铃一响,陆显杨便飞奔出教室,到校食堂为班上的同学领取鸡蛋。装着39个鸡蛋的铝盆有点重,陆显杨中途换了两次手。117班的教室里,同学们已将课桌拼成“饭桌”等待他的到来。
随着铝盆子放到桌上,加上先期“抵达”的米饭、豆腐炒肉、紫菜蛋汤,39个孩子的“免费午饭”齐了。
孩子们个头虽小却食量惊人,饭菜很快就被一扫而光。但有几个孩子把鸡蛋偷偷省了下来。“我要把营养鸡蛋带回家给弟弟吃!”大眼睛姑娘周洪美梳着两个小辫子,她低声说,3岁的弟弟喜欢吃鸡蛋,“每天都省下留给他。”
因为家境贫穷,这样一顿丰富的午餐是周洪美以往要逢年过节才能享用的。但从这个学期开始,以前只能吃着冷饭、馒头做午餐的她可以每天都如此“奢侈”。
“等放学回家的路上饿了才吃哩。”把鸡蛋紧紧地握在手心的吴天林说,“回家不搭车要走一个半小时,晚上到家都6点了,路上总会觉得很饿。”
“现在同学们比以前幸福多了,我也感到很欣慰。”在校任教15年的黄建强老师看着这些孩子们“狼吞虎咽”,同样感到幸福而满足。
学校总务主任姚金和告诉中新社记者,该校的694名学生这个学期都能吃上“免费午餐”,这受益于国家于去年正式启动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许多吃不饱的贫困地区孩子们而言,三元一餐的标准已经很高。
中国公众对中国贫困地区学童午餐的关注,源于邓飞等500多名记者、国内多家主流媒体,联合中国福利基金会等发起的“免费午餐”公益项目。为了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经常“饿着肚子上课”,这个民间公益行动号召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用捐款为贫困地区学童提供3元一顿的营养免费午餐。
“免费午餐”计划于2011年4月正式启动。这场从网上发酵的公益行动短短5个多月便募集善款1690余万元,惠及77所学校的1万多名孩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计划实施半年后,国务院于当年10月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将投入160多亿元人民币,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向试点农村的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受惠学生估计达2600万人。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继续实施好这一营养改善计划。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