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3个月的时间里,和记黄埔地产地产开发的珊瑚都会、龙湖时代天街以及华润来渝商业首作万象润街,这些系出“商业名门”的商铺销售速度都让人咋舌,“开盘近罄”这一不少刚需住宅也难以实现的销售奇迹,纷纷出现在这些商业项目的身上。
业内人士据此分析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眼界的开拓,以往“小散乱”的沿街铺面销售模式已经逐渐被重庆投资者所摈弃,取而代之的,是未来收益更有保障的“系出名门”的商铺。
变化:
重庆商铺进入“名门”时代
珊瑚都会等高端商铺热销
先来看看这么一组销售数据:去年12月21日起的4天时间里,龙湖时代天街销售中心到访人数就超过3000组,购买商铺的办卡客户达到300多位,开盘更是创下狂销5亿元的销售业绩;春节前,比邻未来重庆万象城的华润中心万象润街开盘,开盘即创下销售5个亿的成绩,堪比部分项目一年的销售额;而在南滨路首端,和记黄埔地产珊瑚都会一期商铺销售接近尾声、而二期三四层商铺早已卖完,甚至有客户连续4次豪掷巨资,耗费近2亿元在珊瑚都会购铺,而且一次比一次买的面积更大,足见高端置业者对该项目的坚定信心。

珊瑚都会实景拍摄
众所周知,商铺的购买者虽然实力雄厚,但其眼光的挑剔程度也非普通人可比,因此在商业地产的销售过程中,要找到以上这样“疯狂”的销售案例相当难得。
而这几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共同点——其开发商均是有着深厚商业地产运作经历的“名门”,尤其是和记黄埔地产,不仅是世界500强企业,更是为重庆人带来“SHOPPING MALL”启蒙的大都会广场的打造者。
困惑:
传统商铺“小、散、乱”
后期租金难有保证
事实上,重庆人对于商铺的热衷,并不是这一两年才兴起的,但此前由于经济水平和商业氛围的发展水平限制,重庆在售商铺大多比较零散,且很少有来自类似和记黄埔地产这样有着多个城市商业地产成功运营经验的发展商,用业内人士的话来总结,就是“小、散、乱”。
“没有合理的人流动线规划,面积的划分也是将就住宅的建筑结构,不考虑后期的使用便利,进入运营阶段更是对业态没有任何控制与规划。”正是由于杂乱无章的商铺设计,导致交房以后这些商铺长期被租金较低的业态所占据,即使处于高端住宅社区旁,也无法拥有较高的格调,高含金量的租户也不愿意进驻,“租不起价、甚至没有人愿意租,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
突围:
深厚商业运营经验
为后期经营人气作保
但近年来,类似时代天街、万象润街、珊瑚都会这样“系出名门”的可售商铺的出现,为众多商铺购买者开启了一扇更有保障的财富大门。
一位斥资千万在珊瑚都会购买了临街铺面的商界人士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批在大都会广场内租铺开店的生意人,“可以说这十几年来跟着和记黄埔地产赚了不少钱。”该人士一直想要购买大都会的商铺,但可惜大都会广场的商铺全由和记黄埔地产自持。直到珊瑚都会的出现,才一尝这位人士的夙愿。
据了解,位于南滨路首端的珊瑚都会是和记黄埔地产继大都会广场之后在渝又一商业力作。和普通的商铺相比,珊瑚都会内部不仅利用坡地地势大量增加了商铺临街面积,让更多的商铺“活”了起来,还配合了智慧型人流动线设计,配备了充裕的客用电梯、扶手电梯、货梯及清晰的导视系统,能够引领消费者准确到达商场的每个角落,让人流充分到达每一个商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