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图 王珏菲
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今后五年的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路线图已出炉。
根据《2013—2017年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成都将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坚持以“五大兴市战略”为抓手,力争到2017年,农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城乡差距较大幅度缩小,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首位城市”的带头引领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
城乡规划统筹
打破城乡界限
完善“全域成都”规划
未来5年,成都将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方案》提出,坚定不移走“四化同步”的科学发展路径。将“四化同步”的理念和思路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综合考虑,立足于“全域成都”发展,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结合起来,结合区域发展优势和要素禀赋,打破城乡界限、行政区界限,进行统筹规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四化同步”的科学发展路径。
城乡规划体系方面也将得到优化完善,包括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域成都”规划,积极推动城乡规划覆盖和落地。着眼“四化同步”,进一步细化市域城镇体系、土地利用规划、区(市)县域总体规划、乡镇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以及与之配套的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项规划。在进一步完善城乡各类规划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多规衔接,特别是城镇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规划的相互融合和无缝对接,形成有机衔接、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
根据《方案》,成都城乡规划将统筹管理和实施监督,将努力提高城乡规划特别是乡村规划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师作用,按照覆盖全域的目标配备乡村规划师。强化规划的监督和执法,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督察专员作用,加强对“全域成都”规划的实施监督。
城乡产业统筹
建10个配送中心
打造现代农业物流网
城乡产业统筹将在未来5年间得到推进。成都将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用新型工业化的物质成果装备农业,用现代服务业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积极推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
农业设施条件将得到加快改善、三次产业互动发展将统筹推进,以工促农力度将加大。《方案》提出,要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切实保护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400万亩。推进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实现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率65%以上。加大以贸带农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改扩建24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形成现代农业物流网络体系,建成10个面向中心城区的农产品配送中心。
同时,依托都市现代农业“一线一品”打造,形成11条示范线集中连片的农业风光。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集中发展区,有重点地培育一批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特色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A级旅游景区。全市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20亿元,比2012年翻一番。
《方案》还提出,要推进圈层产业融合发展。按照第一圈层“转二优三”、第二圈层“强二兴三”、第三圈层“兴二优一”的要求,健全圈层联动发展机制,形成区域错位发展、融合发展的格局,三大圈层间经济规模比例更加合理,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7:34:19。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