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教育的其他话题……

返回教育……


我收藏的爽吧……


两会江苏团开放 媒体追问江苏城镇化有何思路

1 两会江苏团开放 媒体追问江苏城镇化有何思路
羊幂是鲨比2013-03-12 16:18:54 发表
昨天上午9点,江苏代表团全体审议对中外媒体开放。“钱袋子”够不够花,江苏如何治霾……引得媒体争相提问。来自112家中外媒体的156位记者,将会议现场围得水泄不通。晚来的记者没抢到好位置,干脆直接席地而坐。
现场 记者没抢到机会,省长安排会后“加访”
新华社、央视、美国道琼斯通讯社、朝日新闻、香港亚视、台湾联合报、上海第一财经……在会场门口的媒体签到表上,记者看到,几乎所有的中外大牌媒体记者,都赶到了江苏团所在的人民大会堂西大厅“追新闻”。
“我来自台湾,想帮台商问一下,来江苏投资创业有什么优惠政策?”台湾联合报记者林海早早就到了,抢占了一个不错的位置,希望能被点到提问。上海第一财经的记者朱宁煌则关心江苏的外贸发展,“江苏是沿海经济大省,我最关心的是外贸发展。”提及江苏的外贸现状,他侃侃而谈,可见功课早已做足。
江苏团的开放日有多火?记者8点20左右赶到会场时,靠近发言席的位置早已被占满,后面再晚来一点的记者便找不到座位了,不少同行要么直接站着听,要么干脆直接坐在了地上。
“给台湾媒体一个机会吧”、“我想问一下教育问题”……尽管会议时间到了,但没抢到提问机会的记者仍不甘心,高举着手直接大声喊道。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省长李学勇笑着说抱歉,同时,为了不让记者失望而回,他随后安排了两位代表接受采访,一位是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卫国,回答台湾记者的提问;一位是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回答有关教育的问题。
代表做“广告”:“我在泰州等着你”
“作为一名老代表,我履职5年来,见证了社会经济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影响。”泰州市邮政局江平路支局支局长何健忠代表在发言中,讲了他在基层的感受和体会。
光讲他觉得还不够,于是又补充说了一句,“百闻不如一见,诚邀媒体和各位朋友到我们江苏走一走,看一看。”
到江苏看什么?何健忠振振有词做起了“广告”,“如果你想感受幸福中国,请你来江苏;如果你想感受美丽中国,请你到泰州来;如果你想感受人文中国,请你到泰兴来。”说完后还加了一句很诗意的话:“无论你去不去,我一直都在泰州等着你。”会场顿时笑声一片,紧接着报以热烈的掌声。
亮点 江苏发展是全国的缩影
在会议一开始的审议中,江苏省副省长徐鸣代表第一个发言。“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我们听了倍感亲切,因为江苏发展是全国发展的缩影。”他介绍说,近5年,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由于注重量质并举、转型升级、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以人为本,江苏经济稳中有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苏州市市长周乃翔代表说,“我们要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让农民与市民平等分享发展成果。”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代表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目前4大类25个指标中,淮安已有22个达标,已进入全力攻坚关键期。南通市市长张国华代表说,“我们要构筑成果共享、安定和谐的社会格局,让老百姓顺心、安心,有幸福感、归宿感。”
南京市浦口区霞光幼儿园园长蒋宇霞是一位农民工代表。她呼吁政府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民工子女能分享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热辣提问 广东媒体:江苏这个“追兵”越来越近
在媒体提问环节,第一个获得提问机会的广东媒体羊城晚报,便抛出了一个很“热辣”的话题——江苏和广东的“你追我赶”。
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的GDP排行,广东第一,江苏第二,且差距不断缩小;江苏人均GDP高于广东。
广东代表团这几天的讨论中,就不断慨叹“追兵越来越近”。昨天上午,江苏团开放日,广东媒体干脆直接“找上门”抛出这个话题。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两会江苏团开放 媒体追问江苏城镇化有何思路
羊幂是鲨比2013-03-12 16:18:54 发表
江苏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代表说,江苏和广东的经济发展,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试验区,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值得江苏学习。虽然江苏的人均GDP高于广东,但去年GDP总量仍然比广东少了3000亿元左右。江苏也要向广东、向其他地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发展水平。
新华社:江苏城镇化有何思路
城镇化是今年两会的一大热词。作为经济大省,新华社记者关心的是,江苏对此有何发展思路?
“这个题目比较大,不过江苏一直在做。”省委书记罗志军代表说,对于城镇化,江苏省委省政府认识比较清楚,动手比较早,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乡镇企业兴起,江苏就提出了“城镇化”的概念。
“有机会的话,可以到江苏看一下。”罗志军指出,江苏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村全部变成城市,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民全部变成市民,但今后的农村要像现代化的农村,小康社会的农村,城市也要像现代化的城市,小康社会的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也要得到实现。
罗志军表示,在“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中间,做好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重中之重,希望也能取得很好的成功。
央视:江苏的钱够不够花
2012年,江苏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财政收入增速13.8%。中央电视台记者注意到,江苏的财政收入增速比以往慢了一点,“要继续保持江苏相对较高的公共服务水平,钱够不够花?”
“跟要解决的问题相比,我们的钱不够花。”李学勇坦率回答说,江苏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包括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
对此,江苏一贯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公共财政向民生方面倾斜。
随后,李学勇如数家珍般报出了一连串数字,其中提到,今年把全省财政预算的75.8%用于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总共投入5884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超80%用于改善民生。
“公共财政投入民生,不仅要看平均数,还要看大多数,更要关注特殊困难群体,缩小城乡差距。”李学勇特别强调说。
香港媒体:江苏怎样“保”空气质量
“这次来开会,我看到一些南方团的代表随身带着救心丸,可能是对北京的空气有些担忧。”凤凰卫视记者关心的是环境问题,她问,江苏在环保方面是怎么做的?
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代表概括了五个关键词:绿色考评、源头管控、过程控制、治污减排、法制保障。
他介绍,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节约优先环保优先,将环保作为小康考评指标中很重要的指标,实行“一票否决”。这些年全省已经关停了5000家产能落后的化工企业和钢铁企业。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