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买房子,喜欢攒足钱后,一次性付清,他们不想背负还贷压力,也不想给银行赚取利息。殊不知,这是种十分不划算的做法,一方面,赚钱的速度肯定跟不上房价的涨幅;另一方面,这些人都忽视了明天的日子一定会好过今天,人得有预期,相信今天感到吃力的事,明天就会轻轻松松。至于还贷,更是以10年后赚到的钱,来还今天的欠款,在通货膨胀的大前提下,这是笔一本万利的生意。因此,只要收入允许,买房就应该付最低的首付,还最高的按揭。
春节后工作没几天,就接到不少朋友的电话,有咨询买房事宜的,也有直接看中了楼盘与房源,希望我能帮着去开发商那里打折的。
经过去年下半年的复苏,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想必又是火红一片。这样的局面,甚至在几天后传出房产税试点城市扩容的消息后,仍然没有大的改变。人真是一种很随众的动物,去年楼市冰封房价降到低点时,掖着藏着誓不出手的人很多,等到楼市稍稍回暖,又都是一副急不可待的样子。
很多人都问我买房的时机,说实话,我要有这水平,肯定直接改行做算命的去了。我只能告诉你,如果是真实需求,其实什么时候都是买房的好时机,因为你根本无法挑选时机。至于投资,那另当别论。
我是2002年买的第一套房子,随后时间里,陆续买卖过一些房子,我坚信自己不是炒房客,只是在恰当的时间里做了恰当的投资。就我个人的买房经验而言,买房更多时候需要的是一种魄力。有些人做事一贯四平八稳,买房子时也一样,要等到攒足了全部房价的钱,才想到去买房子,殊不知,在房价一路高歌猛进的时代,等你攒足钱了,房价早就跑到你前面去了。
要相信人的收入总是会随着经济发展提高的。买房时对购房者而言,什么时候价格都是高的。比如买个200万的房子,大家算计的收入永远不增长,所以会被付出的购房长期成本所吓倒。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一定的,即使偶尔会出现短暂的停滞,但发展的方向是不变的。现在的大学生刚参加工作就有三四千的收入,5年后也许你的月收入就超过七八千块了,10年后可能月收入10000也只是社会平均水平。到那时再来看这200万的房子,其实并不算高了。
我的一位朋友的经历是这样的。他在事业单位工作,此前单位分过一套房子,在凤起路附近,地段好,面积也够用。于是,很多年来,他一直没动过买房的念头。我们一帮朋友曾分析过他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有单位分房也不见得是件好事,因为没有在楼市上搏击过,既不清楚其间的获利空间,也没机会见识更多高品质的房源,被所谓的安逸束缚了手脚。
朋友不买房,但炒股,只是前些年行情不好,没在股市赚到什么钱,却白白错失了杭州楼市最具成长的十年。去年岁末,行情反弹,朋友抓住机会,小赚一票。多年的炒股经历告诉他,炒股不易致富,眼见孩子又一天天长大,才最终动了买房的念头。朋友这次看中的,是桥西的吉祥半岛,他挑了一套85方的户型。问他这房子用来干吗的,他说给一家三口住的。于是直言,这样的房子太小了。然而朋友就是听不进去,他的说辞很简单,就是不能借钱,不能按揭,房子只用一次性付款来了结。于是和一帮子人再次唏嘘,若干年后,他一定会后悔的。因为他没想到,长期实际利率一定是负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