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重生之一世无虞的其他话题……

返回重生之一世无虞……


我收藏的爽吧……


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1 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3:53 发表
转自互联网,作者不详。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3:49 发表
隔火熏香的方法
宋代之后,“隔火熏香”而不是直接“烧香”的方法就广为流行了,并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睐。虽然“熏”香不如“烧”香来得简单,但其香气更为醇和宜人,而且也能增添更多情趣,所以很多人也一直乐此不疲。
在此做个介绍,有兴趣的香友可以参考尝试一下。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3:58 发表
1.烧炭
点燃木炭(炭块或炭球),待其烧透,没有明火并变至红色;这样品香时就没有炭味的干扰了。如果方便,还可以准备一个金属的网状器具,把木炭放在网上会燃烧得更均匀。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4:08 发表
1.制备香品
熏烧的香应选择天然香料制作的优质香品,可以是合香,也可以是原态香材。
其体积不宜过大,应将香品分割为薄片、小块、粉末等形状。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4:17 发表
2.香灰的置备
在香炉内放入充足的香灰,先(用香铲)使香灰均匀、疏松,再将表面轻轻抚平,然后用香匙于炉灰中心慢慢开出一个较深的空洞作为炭孔。
回复该发言
6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4:26 发表
3.入炭
(用香筷)将烧透的炭夹入炭孔中,再用香灰盖上,抺平。香灰表面可以是平整的,也可以隆起成山形。用细棒(香棒)在香灰中“扎”出一个气孔,通达木炭,以利于木炭的燃烧(或者不让木炭完全埋入香灰,而是微微露出)。
可以借助香灰控制木炭的燃烧速度。木炭埋入香灰的程度视香品的特点而定,需要木炭的温度较高就可以埋得浅一些,反之则可以深一些。
回复该发言
7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4:34 发表
4.隔片
在气孔开口处放上薄垫片(云母片、银箔、金属片等),将香品放在垫片上;
回复该发言
8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4:43 发表
5.置香
(用香匙)将香品置于垫片之上。若出烟,可以稍等,待其无烟时再开始品香;或将香灰加厚一点,即可减少烟气。
回复该发言
9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4:51 发表
6.品香
若是小香炉,可以一手持炉底托起香炉,一手轻罩以聚集香气,靠近香炉缓缓吸气品香。注意呼气时不宜正对香炉,可将头转向一侧换气。
回复该发言
10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5:04 发表
香品的使用
自古以来,东西方国家在祭祀神明、祖先的仪式上中都有熏烧香品(古称“烧香”)的习俗。不同的宗教、民族、地区,敬奉不同的神明,具体的仪式规程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些很相似的基本的规范。对于一些纯仪式性的程序,日常用香或许不便严格奉行,但对于这些基本的规范仍然值得注意遵循:
保持正确的心态,诚心,恭敬心,清净心、信任之心、感恩之心,慈悲之心,忏悔之心,知足之心等等,这是敬香和所有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 让良好的心态贯穿到神情、仪态、举止动作之中,达到外在的端庄和虔敬; 心中默念(或声念)所敬奉的神明和祈愿的内容; 发愿,祈愿他人获得幸福,自己做出利益他人的贡献,回报神明的恩典; 用相应的姿势和动作强化自己的心念,如低头、合掌、躬揖、跪拜、匍匐等; 香案的高度不宜高于敬奉的神像; 适当摆放花卉、灯烛及其他供品; 香品点燃后的明火,可用手轻轻扇灭,不宜吹灭,; 注意敬香的时间,保持相对固定的规律。例如,阴历的初一、初三、十三、十五、节气、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九月初九等都是适宜敬香的日子。(自前一天的子时之后即为次日,例如每月十四的夜11点后即为十五)
注意敬香的地点。宗教祭祀场所、家中的神龛及其他清净安泰之地都是适宜敬香的地方。
注意香品的选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使用较好的香品;尽量选用天然香料制作的熏香。
回复该发言
11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5:14 发表
修炼打坐用香

修炼打坐时的上香有双重涵义,既是为了营造一个沉静美妙的空间,帮助修炼者入静,冲关,开窍,同时也是一种祭礼,所以上香时应保持端庄恭敬。
静心、打坐时,身心放松,呼吸深入,周身毫毛孔窍开放,香气对人的影响很大,固对香品的选择也应格外谨慎。原则上应采用天然香料制作的香品,即使其级别稍低一些,香味浅淡,也优于合成香料制作的香味浓郁的香。
不同的香品香气浓淡有别,用香数量没有定规,以自己感觉安心舒适为准。
回复该发言
12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5:25 发表
熏香的使用

使用熏香时,比较简便的办法是直接点燃,此类香品在古代称为“焚香”、“烧香”;此外,还可以不直接点燃香品,而用其他发热的物品“间接熏烤”香品,可以免于烟气,也可使其香气的释放更为舒缓,此类香品古称“熏香”。(按现在的习惯,古称的“焚香”、“熏香”可一并称为“熏香”。)
借助木炭来熏香是古人常用的方法,其基本要领是:不直接点燃向品
回复该发言
13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5:37 发表
熏蒸的方法

其主要程序是:
将水和香品一起放入容器中;
将衣物等需要熏香的物品置于容器上方;
给容器加热,控制到适当的温度,使香气不至挥发太快;
可选择一个狭小的空间,较大的容器,或“罩”在帷帐里,避免香气散失。
古人“兰汤熏衣”就是用熏蒸的方法,
回复该发言
14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5:49 发表
药香的使用

要使药香产生理想的养生祛病的功效,应注意几点:
选择有特定配方的针对性较强的香品;
选择大小适宜的用香空间;
要达到足够的用香数量和频率,使香气保持足够的浓度;
适当控制空气流通,不宜太快,也不宜长时间封闭;
选择恰当的用香时间,如,身心放松、安静时,睡眠时,等等。
回复该发言
15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5:59 发表
香品的贮藏

对香品采取适当封闭措施,防止香气散失。熏烧类的香品在常温状态下挥发很慢,封闭与否不是特别明显,但对自然散发的香品,封闭措施就非常重要。
注意防潮。香品受潮会变味变质,应置于阴凉、干燥处。
防止香品串味。不要将香品与气味浓重的物品混放在一起;不同的香品也应单独放置
回复该发言
16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6:10 发表
香道的历史
“香道”这门艺术被正式确立是江户时代的事,但根据大枝流芳在德川中世写的一些有关香料著述记载,南北朝时代的佐佐木道誉既是元祖,其后东山将军足利义政也很喜好香料,而志野流香道始祖宗信据传是足利将军义澄时代的人,那个时候香道就开始正规化了。香总给人以一种神秘感,随着时代的变迁,香的用途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回复该发言
17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6:22 发表
在奈良时代,香主要用于佛教的宗教礼仪,人们将香木炼制成香,少数也用于薰衣或使室内空气芬芳。
平安时代,香料悄悄走进了贵族的生活,伴随着国风文化的兴起,焚香成了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香的用途还只是限于作薰物。将各种香木粉末混合,再加入炭粉,最后以蜂蜜调和凝固,这就是所谓的“炼香”。随着季节的更替共制六种薰香——“梅花”、“荷叶”、“侍从”、“菊花”、“落叶”、“黑方”——这都是因贵族的嗜好所需而制的。用香薰衣,在室内燃香,连出游时仍带着香物,贵族们对香的偏好为辉煌的平安王朝更披加了一件华服。薰香的配方现都由平安贵族的后人小心珍藏一代代传下去。
到了镰仓、室町时代,贵族衰败,武士当权。一种纯粹对香的爱好的风气滋长了起来。建立在“善”的精神之上,武士尊崇香的幽远枯淡。同一时期,佛教中密教信仰与净土禅的发展,绘画中水墨画的出现等使这种强调精神性的风潮影响不断扩大。
回复该发言
18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6:33 发表
香料越制越精细,闻香分香道具的改良进一步加快了香的普及。香的艺术性也开始逐步展现出来,从不少的和歌或物语文学作品中可看到对闻香的着重描绘。当时还有比试自己所藏的上等香的活动,而流行的连歌会也在一边燃香的环境下进行。“焚继香”与赛香的活动就是现行香道的雏形。
以足利义政为中心的东山文化将闻香与茶道、连歌密切联系了起来。香道二大流派始祖——御家流的三条西实隆与志野流的志野宗信——最终确立了香道的基础。
现在香道使用的组香大多是江户时代所制的。美丽的小道具以及精巧的盘物使的香道更为女性所喜好。町人阶层的兴起使香道也频砌现在平民的文化生活中,香道的传播更广泛了。
然而,明治时期由于西方文化的侵入,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香道一度衰退,再次成为只有上流阶层参与的高级嗜好。
回复该发言
19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6:43 发表
二战后,随着花道、茶道的振兴,香道也向一般平民打开了大门,御家流与志野流的继承人们正在努力着日益扩大香道的影响。
注:香道中有“六国五味”之说,六国是指六个产香之地,因以地名来命名香木,故此六名也是香木之名。联盟中有人取名“兰奢待”,其实这就是一品名香,是伽罗香的一种
回复该发言
20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6:55 发表
六国(香名) 五味

1 伽罗 辛
2 罗国 甘
3 真南蛮 檀辛
4 真那贺 无
5 佐曾罗 酸
6 寸门多罗 苦
回复该发言
21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7:09 发表
香具
香具是使用香品时所需要的一些器皿用具,也称为香器(严格说来,制香时使用的工具称为“香器”,用香时的工具称为“香具”)。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有手炉、香斗、香筒(即香笼)、卧炉、薰球(即香球)、香插、香盘、香盒、 香夹、香箸、香铲、香匙、香囊等。造型丰富的香具,既是为了便于使用不同类型的香品,同时也是一些美观的饰物
回复该发言
22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7:19 发表
【香炉】
香炉是最常见的香具,其外形各式各样,如博山炉、筒式炉、莲花炉、鼎式炉等等。材质多为陶瓷或铜、铝等金属,也有石、木等材料。明清以来流行铜炉,铜炉不惧热,而且造型富于变化。其他材质的香炉,常在炉底放置石英等隔热砂,以免炉壁过热而炸裂。
回复该发言
23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7:30 发表
【手炉】
手炉是可握在手中或随身提带(带有提梁)的小熏炉,用于取暖,也可薰香。多为圆形、方形、六角形、花瓣形等;表面镂空,雕琢成花格、吉祥图案、山水人物等各式纹样;材质多为黄铜或白铜。
回复该发言
24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7:43 发表
【香斗】
香斗,又称长柄手炉,是带有长长的握柄的小香炉,多用于供佛。柄头常雕饰莲花或瑞兽,常薰烧香粉或香丸。唐代即已流行。
回复该发言
25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7:52 发表
【香筒】
香筒是竖直熏烧线香的香具,又称“香笼”(以区别于插香用的小筒)。造型多为长而直的圆筒,上有平顶盖,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镂空成各种花样,筒内设有小插管,以便于安插线香。其质材多为竹、木或玉石,也有高档的象牙制品。
回复该发言
26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8:03 发表
【卧炉】
卧炉,用于横向点燃线香,也称横式香熏。类似于香筒,但横竖方向不同。
回复该发言
27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8:14 发表
【薰球】
薰球又称香球,呈圆球状,带有长链,球体镂空并分成上下两半,两半球之间以卡榫连接。内套数层小球,皆以承轴悬挂于外层,最内层设有焚香的小“杯”,无论薰球如何转动,小杯始终能保持水平,杯内香品也不会倾倒出来。其设计精巧,即使把薰球放到被子里也不会倾覆熄灭,故也称“被中香炉”,其原理与现代的陀螺仪相似。
回复该发言
28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8:24 发表
【香插】
香插是用于插放线香(或棒香)的带有插孔的基座。基座高度、插孔大小、插孔数量有各种款式,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线香。
回复该发言
29 回复:拾取之五:香料的一些资料
爱上桃雪2015-06-23 15:38:38 发表
【香盘】
香盘,是焚香用的扁平承盘,多以木料或金属制成。


【香盒】
香盒用于放置香品,又称香筥、香合、香函、香箱等。形状多为扁平的圆形或方型,多以木、铜、铝等制成,大小不等。既是容器,也是香案、居室的饰物。




【香夹】
香夹用于夹取香品。


【香箸】
香箸即“香筷”,多为铜制。


【香铲】
香铲常用来处置香灰,多为铜制。


【香匙】
香匙用于盛取粉末状或丸状香品


【香囊】
香囊用于盛放香粉、干花等香品,以便随身携带或挂佩,多为刺绣丝袋,也常把绣袋再放入石、玉、金、银等材质的镂空小盒。
回复该发言
共有29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